到了后来,随着时间流逝,“社坛”数量开始变得越来越多,而原本的九座“社坛”,则自动升格为“九州社坛”。
不过——
“这和你们现在要说的事,又有什么关系?
……难道这清源集内还有一座社坛不成?”耿煊问苏明煦。
苏明煦先是摇头,后又点头,道:
“清源集内自然没有社坛,但若要说有,那也真的有!”
“别给我打机锋,把话说清楚。”耿煊皱眉道。
苏明煦赶紧道:
“世事迁移,当大契命终,稷文王,稷武王父子开启大稷王朝之时,天下已远超当年黑帝划分古九州之时。
加之人丁繁衍,古九州已逐渐容纳不下越来越多的人口。
稷武王大肆分封诸侯,划分新九州,奠定了现在的九州格局。
当时,除现在的元州,也就是当年的古九州之外,其余新划出的八州几乎都是蛮荒之地。
从北分封到这些蛮荒之地的诸侯贵人,到需要迁移去这些地方的底层国人,对前途都充满了忧虑。
他们不仅担心活着的时候受罪,更怕迁去这些蛮荒之地后,死后没有‘社坛’的接引,不能与亲人先祖地下团聚,成为孤魂野鬼。
为了安抚他们,坚定他们扎根蛮荒的决心,稷武王下令,将‘九州社坛’整体迁移,从原来的所在地,迁移去‘新九州’各地。
后来,稷公制礼之时,专门为‘社坛祭礼’制定了更严格规范的礼制和标准,又赋予了许多新的职能和意义。
而最早的‘九州社坛’,由此变更为‘九州社稷坛’,这就是后话了。
……
原本设于咱们附近的‘九州社坛’,也就被迁移去了现在的朱州。
但有一物却没有被迁走。”
耿煊神色一震,赶紧询问:“何物?”
“白帝定水石。”
“白帝定水石?这又是何物?”耿煊又问。
一个问题得到了解答,可紧接着又冒出更多新问题。
耿煊脸上却没有不耐烦的神色,反而越发沉浸在苏明煦讲述的内容中。
他没有不耐烦,可旁边的蒋弘毅却有些站不住了,他一副仿佛被尿憋急了的神情,打断道:
“帮主,现在战事还没有结束,您看?”
耿煊赶紧道:“去吧去吧,去忙你的,我这不需要你陪。”
蒋弘毅闻言,如蒙大赦,与其他炼髓层次的强手快步远去。
他们心中甚至都忍不住腹诽,现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帮主居然有闲心慢悠悠听一群犟种讲几千年的旧事,不嫌无聊的吗?一点都不讲主次了吗?
耿煊却一点都不觉得无聊,对愣在那里的苏明煦道:
“继续啊,怎么不说了?白帝定水石又是个什么东西?”
苏明煦从有些不知所措的状态中清醒过来,赶紧道:
“黑帝之前是白帝,据说当时‘古九州’,嗯,那时候还没有‘古九州’的说法。
据说当时咱们现今元州境内的各大水系都洪水肆虐,众生苦不堪言。
白帝治水二十九年,终见成效。
为了避免后世子孙再遭此患,他在每个水系都亲手埋入一块定水石,命人定期监测水位高低,涨落变化,记录其中规律。
并通过其中规律预测是否会有大洪水发生,以便提前做出应对,或是治水,或是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