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正在进行著一场看似与他无关的討论。
吏部尚书詹徽出列奏报:“启稟陛下,自我朝在西南边夷地区推广教化,设立学校以来,成效显著。”
“如今,已有上千名土司子弟入学习汉话,读圣贤之书。长此以往,西南可安。”
朱元璋听著奏报,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情。
教化万方,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可就在这时,都察院左都御史黄淮再次出列:“陛下,臣以为,教化虽好,但西南之地,山高皇帝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其耗费钱粮教化,不如迁徙汉民,实边屯垦,以收长久之效。”
“黄大人此言差矣!”
礼部的一名官员立刻反驳,“圣人云,有教无类。我天朝上国,当以仁德化之,岂能行强迁之策?”
朝堂上,再次陷入了文官们最擅长的辩论之中。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听著他们的爭吵,眼中闪过疲惫。
他知道,这些人说的都有道理。
但又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大明太大了,也太穷了。
无论是教化还是移民,都需要海量的金钱和粮食去支撑。
而他的国库,早已被北方的边患和连年的天灾,掏得一乾二净。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匆匆从殿外跑来。
將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呈到了御案之上。
朱元璋展开一看,瞳孔猛的一缩。
“琼王朱桂,率船队五百艘,已入长江!”
短短一句话,却像一道惊雷,在沉闷的大殿內炸响。
整个奉天殿,瞬间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爭吵的文官,全都闭上了嘴,脸上写满了震惊和恐惧。
五百艘船!
他要干什么?
造反吗?
朱元璋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殿下那一张张惊骇的脸,他没有说话,只是將那份军报,丟给了离他最近的內阁大学士。
奏报在群臣手中传阅,每一个看到的人,脸色都变得煞白。
……
十五天后。
金陵城外的长江江面上,出现了一片黑压压的阴影。
那阴影越来越近,越来越大。
最终化作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桅杆森林。
五百艘巨舰,如同一座座移动的山峦,逆流而上,缓缓停靠在了龙江港外的江面上。
整个金陵城,都被惊动了。
无数百姓涌向江边,看著那从未见过的庞大舰队。
议论纷纷,脸上充满了敬畏与好奇。
龙江港的水师,早已接到了兵部的死命令,全部战船出港,摆开了防御阵势。
但当他们看到那比自己大上好几圈,船身两侧布满黑洞洞炮口的巨舰时,所有水师官兵的心里,都生不出一丝一毫的抵抗之念。
这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