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不知何时,站到了他的身边,语气平淡。
“殿…殿下……”
太监嚇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抖如筛糠,“奴婢……奴婢什么都没看见!”
“不,你要看,还要看得仔仔细细。”
朱桂笑了笑,扶起他,“回去之后,一五一十地告诉父皇。告诉他,他的儿子在海外,过得很好。这些,不过是我財富的冰山一角。”
“奴婢……不敢……”
“你敢。”
朱桂的语气不容置疑:“因为你说了,才能活。懂吗?”
太监看著朱桂的眼睛,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衝天灵盖,他疯狂地点著头。
……
庞大的船队,在三亚湾集结完毕。
三百艘满载物资的运输船,在两百艘护航战舰的簇拥下。
如同一个移动的岛屿。
这一次回京,朱桂只带了吴慧一人。
蓝玉要坐镇交趾,铁牛要掌控南洋,而他的另一位妻子,蓝玉的女儿蓝霞儿,则留在了马六甲的新金陵城。
在分別的前夜,蓝霞儿眼中满是担忧:“夫君,此去京城,万事小心。”
“放心。”
朱桂將她拥入怀中:“等我回来,不需要担心我。”
船队起航,向北而去。
……
旗舰的船舱內,朱桂摒退了所有人。
他没有去看窗外的风景,而是摊开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了两个名字。
朱元璋。
朱允炆。
他知道,这次回京,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他的父皇,还有那个已经被確立为帝国继承人的皇太孙。
如何说服那个多疑了一辈子的父皇?
如何打消那个仁厚却也同样会猜忌的侄子的顾虑?
如何在这场摊牌中!
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朱桂的笔,在纸上不断地写著,画著,將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所有人的反应,都一一推演。
他要的,不是妥协,而是让父皇主动承认他海外基业的合法性。
甚至,是得到父皇的支持。
因为他很清楚,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对於大明来说,意味著什么。
三天后,船队抵达广州港。
没有停留,直接转入珠江,沿著水路向北。
船队规模之庞大,前所未见。
几百艘巨舰组成的编队,浩浩荡荡,遮天蔽日。
沿途的卫所官兵看到这支舰队,无不骇然失色,根本不敢上前盘问,只能飞马將消息层层上报。
就在朱桂北上的同时,金陵城,奉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