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声音伴着她的身影缓缓出现在屏风后。
景仁帝连忙起身,“母后,您怎么过来了。”
“底下的弟弟们都安排妥当了,旭儿可不许再拖了。”
“我明白你想给旭儿挑个好的,但总归孩子喜欢更重要。”
太后这番话既含了催促之意,又递了台阶给景仁帝。
景仁帝同太后的感情十分深厚,当下便做了决定。
“儿臣晓得。”
他转而看向大儿子,说道:“既同董家的有缘,便选她做你的侧妃吧。”
大皇子朗声谢恩。
天子金口玉言。
董珍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比起杜玲,各家夫人们还是更羡慕这几位能攀上皇家的姑娘。
屏风后头热络起来,来来往往的都是恭贺那三家的。
董夫人一副惊讶模样,同来这边寒暄的夫人们聊天。
“哎呀,我哪知道珍儿还有这造化…”
那些小姐们也用带着羡慕的语气拥着董珍,嘴里不住的祝贺着。
董珍只觉得自己好似被浪推着,迷迷糊糊的,却也露出了笑脸。
杜玲站在人群之外,身边是同样远离众人的高宁。
“那日大皇子…”
杜玲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问。
若是还在那小小的庆镇或是何镇,杜玲是相信这种一见钟情的说法的。
但在寿康,她心有疑虑。
董珍人如其名,是董家的珍宝,一双眼睛干净透彻,心里头想的什么能叫人看的一清二楚。
这样的姑娘嫁到皇家去,真能过上好日子吗?
高宁听懂了她的意思,嗯了一声。
“不过凭着董家的权势,就算是在大皇子妃手底下,她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高宁轻声道。
定下三位皇子的亲事,景仁帝总算想起今日的中秋宴是场宴会了。
歌舞升平,一派祥和。
杜玲尝了几口菜,没喝酒。
她耳力好,能听到另一边男人们推杯换盏的声响。
与之相反,这头的夫人们并不热衷于歌舞或是美食,每个人都忙着交谈、互换信息。
内宅有内宅的忙法,不比男人们在外打拼来的轻松。
月上中天,太后身子疲惫先行离场,安平陪着她一起回了慈宁宫。
景仁帝与朝臣们一起赏了烟火才离开。他离开后,皇后与大长公主没一会儿也走了。
不日便要离京,况且镇国公府一向独来独往。上头的几尊大佛走后,关成业便也领着杜玲回了家。
在府里陪着国公夫人与关昭待了几天,杜玲便接到了返回屏州的消息。
八月十九,屏州的一干人等一同出发,温朝因弟弟成婚,要比他们迟几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