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定了日子,国公夫人和关昭的情绪便一天比一天低落。
杜玲和关成业急的团团转,倒比他们看着更为难。
不过国公夫人与关昭早已习惯这聚少离多的生活,没几日又打起了精神,转而变成给两人的行囊增加东西。
什么质地上乘的软甲、伤药装了好几个箱笼。就连杜玲在军营里没法穿的衣裙都收了两个箱子。
“这些衣裳买来也是浪费,何必花这个钱呢。”
国公夫人眉毛一抬,做出一副不满模样。
“怎么能说是浪费呢,军营里头每月都有休沐,你如今又是四品同知,总不能外出赴宴还穿战甲吧。岂不是叫人看了笑话。”
“我这些衣裳都是云锦楼里买的,拿到屏州去绝不会差,听师娘的,别跟你师傅学。”
关成业撇撇嘴,不说话。
一旁的关昭扯扯他的袖子,吸引他的视线。
“昭儿给您打了几壶好酒,已叫管家装到车上了,祖父开箱的时候可要注意些。”
关成业眼睛一亮,揉乱了关昭的脑袋。
“还是我昭儿好!”
离开前,杜玲还去高府和董府走了一趟。
礼部那边传了消息,董珍与大皇子的婚事定在了年关,是三位皇子中最早的一个,算起来也就三个多月的功夫了。
做皇家的媳妇不比嫁入平常人家,董珍这几日已是忙的团团转,全身心的准备婚事了。
知道杜玲马上要回屏州后,小姑娘还红了眼眶。
“那我出嫁,玲姐姐是不是来不了了。”
“天气渐冷,西羌那边定有骚乱。”杜玲说道。
这意思就是她大概是回不来了。
“不过到时候我定会送上厚礼,你可别忘了我才是。”
董珍破涕为笑。
两人又聊了几句,杜玲最终还是没问出董珍对大皇子的看法。
盲婚哑嫁,不论是镇子里的姑娘还是宫里头的公主,都逃不开这四个字。
至少董珍眼下提起大皇子是红着脸颊,那便足够幸运了。
杜玲从董府离开,又去高府,但不巧的是高宁有事外出了,杜玲便没有进去,只留了口信给高宁,提了自己不日便要离开的事情。
离开高府时,天色尚早。
杜玲站在街口,看着清冷的街道,突然想到西街去走走。
她向来是生了主意便去做的人,当下便往西街去了。
比起东边权贵人家扎堆的冷清肃静,西街就热闹了许多。
百姓们面庞、衣裳干净,街上连乞儿都见不着。烟火气伴着人声,繁华热闹,一派盛世之景。
杜玲就这么看着,心中忍不住生出一股激荡来。
不愧是一国之都,能有如此风景。若是哪日屏州也能有如此风光,那该多好。
杜玲想起了屏州城的百姓们,衣裳并没有寿康城的百姓们体面,甚至袖口膝边都打着补丁,但脸上带着与他们一样的笑容。
那是生活在平安有序的城镇里才会有的笑容。
此次回去,多去拜访拜访叶大人吧。
叶大人任屏州提举,主管屏州市易司。
杜玲心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