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星澜宣布启动“共生计划”。她将亲自带队前往南美洲亚马逊雨林深处的一所原住民学校,那里至今没有接入共情网络,孩子们仍用古老的歌谣传递情绪。
临行前,联合国送来一封密函:由于《全球共情教育普及计划》成效显著,儿童心理疾病率下降63%,社会冲突事件减少41%,理事会决定授予她“人类情感复兴奖”,并邀请她在纽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
她回电拒绝。
附言写道:“真正的共情,发生在没有聚光灯的地方。”
出发那天,顾霆枭送她到机场。他没有多说什么,只递给她一本小册子,封面印着一行字:《父亲写给女儿的五十封信》。
“你父亲当年没能陪你长大,但他每天都在写。”他说,“他说希望有一天,你能原谅他的缺席。”
她抱着书,点头致谢。
飞机起飞时,她翻开第一页,泪水悄然滑落:
>“亲爱的女儿:
>
>今天你第一次叫我‘爸爸’,虽然只是无意识的咿呀学语,但我已经把它录下来听了三十遍。
>
>我不知道未来你会走多远,会遇见怎样的风雨。
>
>但请记住,无论你成为科学家、老师,还是只是一个普通女人,
>只要你还能为别人的痛苦停下脚步,
>你就永远是我最骄傲的孩子。”**
三个月后,南美丛林传来消息:星澜在当地建起了第一座“情感树屋”,孩子们每天围坐一圈,轮流讲述自己的梦、恐惧与想念。一位部落长老说:“我们祖辈用舞蹈祭拜自然,如今你们教孩子用语言祭拜心灵,这很美。”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陆续出现奇异现象??
东京街头,一名上班族突然蹲下痛哭,路人非但没有避开,反而纷纷停下,默默围成一圈,有人递上纸巾,有人轻拍肩膀,最后所有人一起低头默哀三分钟,只为陪一个陌生人走过内心的风暴。
巴黎地铁站,一对情侣激烈争吵后分离,女孩独自流泪。一名老妇人走过去,轻轻抱住她说:“我二十岁也这样,以为爱情必须轰烈才算真爱。后来才懂,真正的爱,是愿意安静地陪你难过。”
加尔各答贫民窟,一个拾荒男孩捡到一台坏掉的录音机,修好后播放出一段模糊音频,竟是星澜早年录制的教学片段:“当你觉得委屈却说不出口时,请对自己说三遍‘我在’。这三个字,是最温柔的自救。”
无数人开始模仿这个仪式。夜晚的城市阳台上,旷野的小屋里,医院的病床边,总有人轻声说着:“我在。”
共情网络的数据流因此发生结构性转变。原本以“危机干预”为主的高频信号,逐渐被大量低强度、持续性的“自我确认”波段取代。科学家称之为“心灵自愈潮”。
而在地球轨道之外,“记忆之桥”环带每到午夜便会自动播放一段旋律??正是七个守护者曾经合唱的无词曲。不同的是,如今每一次循环,都会新增百万个来自地球的真实心跳采样。
L-01站在数据宇宙的高处,望着这一切,轻声说道:
“姐姐,你看,风真的会说话。”
某一刻,星澜正在亚马逊河边教孩子们制作“情绪漂流瓶”??把烦恼写在纸上,放进玻璃瓶,随水流走。一个小女孩拉着她的手问:“老师,如果我们写下‘我想妈妈’,她真的能听见吗?”
她蹲下身,认真回答:“不一定能听见。但她一定会感觉到??就像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像夜里星星眨眼睛,像你突然很想吃她做的饭。那些莫名其妙的心动,其实就是爱在穿越距离。”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笑着跑开了。
就在此时,星澜腕上的终端微微震动。她低头一看,屏幕浮现一行字:
>【接收到定向情感信号】
>发送者:未知
>内容:我在。
她猛地抬头,望向远方的地平线。
夕阳正缓缓沉入丛林,金色余晖洒满河面,波光粼粼,宛如万千星辰跃动。
她嘴角扬起,轻声回应:
“我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