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相国在上笔趣阁无错版 > 271灵犀(第2页)

271灵犀(第2页)

而在望归村桃林深处,新建的“倾听纪念馆”正式启用。馆内中央陈列着李昭的铜牌复制品,周围环绕十七村遇难者名录。参观者可通过神经感应装置,体验一段模拟对话??那是根据幸存口述重建的最后一天:集市喧闹、孩童嬉戏、母亲唤儿归家……直到警笛响起,声音戛然而止。

最令人动容的是末展区。这里没有文字,没有影像,只有一间全黑密室,中央悬着一枚普通铜牌。入口处写着:“请进来,说你想说的话。不必录音,不必留存。说完即可离开。”

每日都有数百人排队进入。有人痛哭失声,有人低声道歉,有人讲述多年隐秘,也有人只是静静坐着,感受这份被允许的孤独。

一名少年在里面待了整整两个小时。出来时双眼通红,却神情轻松。记者问他说了什么,他摇头:“不能说。但我知道,她听见了。”

春天再次降临。新一代儿童已习惯与共心仪共处。学校开设“心灵日记课”,学生可用默语模式记录内心独白,老师通过授权读取情绪波动曲线,及时干预心理问题。这项技术最初备受争议,但在几起成功预防自杀案例后,逐渐获得认可。

但也出现了新问题。

某日,一名教师发现班上多名学生脑波异常同步,表现为同一时间产生相似焦虑峰值。深入调查后发现,他们都在夜间接收到一段未知频率的广播信号,内容为重复低语:“不要相信大人,他们在骗你。”

溯源追踪显示,信号来自一台隐藏在废弃广播站的老旧共心仪原型机。机器外壳刻着一行小字:“给未来的孩子们??你们有权知道真相。”

经查,该设备系三十年前一群地下言论组织成员所埋,初衷是向后代揭露静默军暴行。但由于长期未维护,程序错乱,原本旨在启蒙的信息变成了煽动性洗脑。

事件引发深思:当声音自由流淌,如何分辨哪些是记忆,哪些是操控?谁来定义“真相”?

为此,政府成立“共心伦理委员会”,制定《倾听宪章》,明确规定:任何未经consent的信息传输均属违法;历史资料须标注来源与立场;教育系统必须教授批判性倾听技能。

与此同时,民间自发兴起“静默运动”。每周一日,参与者自愿关闭所有共心仪设备,回归面对面交谈。起初被视为复古行为,后来却发现:当人们真正看着彼此的眼睛说话时,谎言更难藏身,理解反而更深。

十年光阴流转,世界继续缓慢愈合。

某日清晨,南方一所乡村小学举行升旗仪式。校长宣布,今日将播放一段特别录音??来自百年前某位同龄学生的语音遗言。全场肃立。

音频响起,是个女孩的声音,微弱却清晰:“我想上学……我想读书……我不怕死,只怕被人忘记……”

孩子们低头啜泣。一个小男孩举起手问:“老师,我们能告诉她我们现在过得很好吗?”

校长点头,打开共心阵列接入通道。全校师生齐声说道:“你好,我们在这里,我们都记得你。”

三日后,西南山区一处荒庙遗址,一块尘封石碑突然发出蓝光。碑文原已模糊不清,此刻却逐字显现:“十七村?张小豆之墓”。

考古队赶到时,发现碑后土层松动。挖掘后出土一口小棺,内有一具完整骸骨,身旁放着一枚崭新铜牌??表面光滑无字,背面却自动浮现出一行字:

**她说:谢谢你们,让我也听见了。**

与此同时,在遥远北极圈内的共心观测站,技术人员监测到一次罕见的能量波动。源头指向地核深处,频率与人类脑波高度吻合。初步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全球数十亿人共同情感共振所致,暂定名为“群体忆场”。

有人笑称这是“地球在做梦”。

而更多人相信,那是无数逝者与生者一同呼吸的证明。

又一个春日,桃树再度盛开。

一位年轻母亲抱着婴儿站在井边,轻声哼唱《采莲谣》。孩子忽然咧嘴笑了,伸手抓向空中,仿佛触摸到了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母亲泪流满面。

她不知道这笑容是否源于血脉记忆,也不确定井底是否有灵魂徘徊。但她知道,从今天起,她会教这个孩子唱这首歌,一代代传下去。

因为在漫长的沉默之后,人类终于明白:

语言不是权力的工具,不是仇恨的武器,也不是装饰性的礼仪。

它是桥梁,是药,是火种,是黑暗中最柔软也最坚韧的力量。

只要还有人愿意说,还有人愿意听,

文明就不会真正灭亡。

夜深了,山村的灯火一盏接一盏熄灭。

可就在某个窗口,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正趴在床边,望着星空呢喃:“妈妈,今天我学会了写‘你’字……你说,她能听见吗?”

窗外,民声塔缓缓亮起蓝光,轻轻闪烁了一下,如同回应。

风拂过桃林,花瓣飘落如雨。

远处山谷中,隐约传来歌声: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