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间道》到《流年》,近十年的时间里,我很幸运,能够通过电影这种神奇的艺术形式,去表达我想表达的,去讲述我关心的故事。
电影给予我的,远远超出我最初的想象——名誉、认可、以及与无数才华横溢者合作的快乐。”
“然而,我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我想通过电影去探寻、去言说的一切,似乎己经告一段落。
电影于我,如同一段漫长而深入的对话,现在,这场对话到了该安静下来的时候了。
我渴望回归到生活本身,去体验电影之外的、更广阔也更细微的世界,去寻找那个作为江屿本身,而非导演江屿的自我。”
“因此,我决定,从即日起,无限期息影,告别导演生涯。屿基金和新星导计划将由我信任的伙伴继续打理,它们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华语电影的新生力量。
这不是一个轻率的决定,是我与家人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感谢所有喜爱我电影的朋友,感谢所有合作过的同仁。山高水长,我们江湖再见。”
消息一出,全球影坛为之震惊。
几乎所有的国际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BBC、法新社等,都在头版或娱乐头条报道了这一消息,标题多用震惊、意外、一个时代的结束等字眼。
网络上的影迷论坛瞬间瘫痪,充斥着不敢相信、惋惜、猜测和各种阴谋论。
港岛电影圈更是如同经历了一场地震,电话从西面八方打到江屿的公司和王祖仙那里,试图求证或探寻内幕,但得到的都是礼貌的确认。
在宣布决定前夜,江屿和王祖仙驱车上了太平山顶。
俯瞰着脚下维多利亚港璀璨如星河般的夜景,这座城市见证了江屿最辉煌的岁月。
“真的想好了?不后悔?”王祖仙轻声问,手紧紧握着江屿的手。
江屿望着那片熟悉的灯火,点了点头,眼神坚定:“想好了。该拍的都拍过了,该得的也都得过了。
剩下的时间,想过点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简单的生活。这片繁华,就留给后来人去闯吧。”
王祖仙将头轻轻靠在江屿肩上,无声地表达了支持。这个决定,是他们共同的抉择。
江屿约了华仔、伟仔、星仔等几位相识于微时的老友,在一家极其私密的会所吃了顿简单的晚饭。
没有媒体,没有外人。
席间,大家默契地没有过多追问,只是像往常一样聊天、回忆旧事。
临别时,星仔拍了拍江屿的肩膀,用特有的、略带沙哑的嗓音说:“我懂的。拍戏,最初都是为了开心。
觉得唔开心了,或者找到更开心的事了,就去做咯。保重。”没有矫情的告别,只有男人之间最深的理解和祝福。
江屿迅速而妥善地处理了公司的后续业务,将基金的管理权移交给了跟随他多年、做事沉稳的助手。
面对外界的滔天巨浪,江屿始终保持着平静和坚决,仿佛只是做出了一個如同日常作息般自然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