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副将站在城头,只见那些“流民”虽衣衫褴褛,却步伐整齐,暗中成阵型移动。
他依计拒不开门。
城外“流民”见状,突然褪去伪装,露出底下赵军服饰,猛攻城池!
正是石赵精锐伪扮。
就在赵军全力攻城之际,北方突然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地。
桓温率军返回从赵军背后杀出!
赵军腹背受敌,大败而逃。
是役,斩首三千,俘获无数。
桓温名声更震。
庆功宴上,众将欢饮。
唯有桓温独坐一旁,擦拭佩剑。
孙盛带着酒意过来:“将军又立大功,为何不喜?”
桓温凝视剑锋:“你看这剑,染血越多,越是锋利。但若只用不磨,终将钝挫。”
他抬头望向南方:“我们在外浴血,朝中却在勾心斗角。长此以往,北伐无望。”
孙盛酒醒大半:“将军慎言!”
桓温却起身举杯,朗声道:“今日之胜,全赖将士用命!请满饮此杯,祭我华夏英灵!”
众将士欢声雷动。
在一片喧哗中,桓温低声对孙盛道:“准备一下,不日我将上表请求北伐。”
孙盛震惊:“朝廷刚命我们固守。”
“因此要先造势。”桓温目光深邃,“你暗中派人散布消息,就说北地汉人盼王师如盼甘霖,纷纷南逃来归。”
“这。。。若是虚报。。。”
“非是虚报。”桓温望向北方,眼神灼灼,“这是必将来临的事实。我们不过先行一步。”
夜里,桓温给远在建康的挚友写信:“。。。北地遗民,延颈企踵,以望王师。温虽不才,愿效驽钝,率军北上,复我华夏。。。”
信使悄悄出城,快马南去。
与此同时,几匹快马也暗中北上,带着特殊的使命。
星垂平野,月照大江。
寿春城头,“桓”字大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年轻的将军凭栏远眺,手中玉佩在月光下泛着幽光。
他的目光越过淮水,越过黄河,首望向那片沦陷己久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