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火光内敛,起伏如呼吸,节奏竟与心跳完全同步。
这是他在天人境巅峰领悟的“心火共鸣术”,以自身气血为引,唤醒沉睡的命火印记。
叶冰璃见状,眸光微动。
她缓缓上前,立于林轩身后半步,双袖一振,寒脉之力自足下蔓延而出。
霜气凝结,如薄纱般覆盖灶台,形成一道无形的“冷盖”,将火势压住,却不灭其温。
一热一寒,一燃一抑,阴阳相济,命火共振。
地面忽然震动,两道命纹自泥土中浮现——一蓝一赤,如双环交叠,缓缓绕灶一周。
那纹路古老而神秘,像是某种血脉契约的印记,随着双人气息同步,越来越亮。
突然——
“嗤……”
灶心深处,一缕火苗自灰烬中悄然升起。
微弱,却坚定。
锅中残存的一点雨水,开始缓缓沸腾,气泡轻响,如久别重逢的低语。
火光摇曳,映在林轩脸上,他眼中有光,也有泪。
他没说话,只是看着那火,仿佛看见了千百个曾经围灶而坐的夜晚,听见了锅碗瓢盆的叮当,闻到了饭菜的香气。
叶冰璃低头,看着那缕火苗,忽然觉得胸口某处,裂开了一道缝。
不是痛,是暖。
她第一次没有压制寒脉的反噬,任那股冷意在体内流转,却不再刺骨。
因为她知道,这火,不是为了照亮现在,而是为了唤醒过去。
火光渐盛,幽蓝与赤红交织,映亮了破屋残墙。就在这时——
“吱呀……”
一声木门开启的轻响,从不远处传来。
两人同时转头。
村角一座几乎坍塌的土屋前,门板缓缓推开。
一位老妇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出。
她满脸皱纹,眼神浑浊,却在看到那灶火的一瞬,瞳孔骤缩,嘴唇剧烈颤抖。
火光映在她脸上,映出两行浑浊的泪水。
“这火……”她声音沙哑,带着难以置信的哽咽,“和我男人走前煮粥的火,一模一样。”
她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纸条,紧紧攥在手中。
火光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像一只不肯闭上的眼睛,执拗地照亮这片死寂多年的村落。
老妇颤抖的手掌摊开,那张泛黄的纸条在火光下显得愈发脆弱,墨迹早己晕染,边角卷曲发黑,却仍清晰写着一行小字:“明天给孩子加个蛋。”
她的声音低得几乎被风吹散,却重重砸在林轩心上。
“我男人走那天,灶上还煨着粥。”她哽咽着,浑浊的眼泪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滑落,“他说要给孩子补身子……可我怕一开火,就会想起他坐在灶前的样子,烧到一半就哭得喘不过气来……从那以后,再没敢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