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十个鱼篓、十个虾篓,分别拴在三根竹竿上——一根横挑在车头,两根竖绑在后座。
腰上拴了一圈十几个竹筒饭盒。
车子骑起来虽有些别扭,但勉强还能掌控。
在家人一声声的叮嘱中,林富贵摇摇晃晃地驶离村子。
待骑出一段距离,他意念微动,竹篓瞬间被收入空间,自行车顿时轻快起来,速度也提了上去。
今晚的目标是长钉县。
去福州前,他想多囤些物资。
这条路他熟,正好顺道把鱼篓带到长钉江里试试运气。
山路崎岖,但好在只有几公里。
途中经过一片竹林,他顺手砍了几根鸡蛋粗细的黄竹,又绕到一处溪流边停下。
生火烧水的空档,他削了十几根硬木长楔——这是为捕猎大雁的陷阱准备的。
水沸后,他又着手调制简易鱼饵:烫熟的玉米面分成三份。
一份拌入剁碎的野猪肝,一份混入鸟血和蚯蚓泥,最后一份只加蚯蚓。
前两种专引杂食性鱼,后一种则针对草食性鱼。
此外,他还备一篮子剁碎的鸟内脏和野猪内脏,用来诱捕肉食性鱼类。
忙活半小时后,林富贵再度启程。
驶过龙头坊村,土路渐宽。
向西行至邻村,再折转向北,一路缓坡下行。
虽绕了远,却省了翻山的力气,速度反而更快。
坡底连着小镇,沿县道首行便是长钉县城。
途中经过两座水库,他捡了几块石头塞进竹篓底部的配重层。
鱼篓内设有专门的饵料槽——地笼捕鱼不靠让鱼咬钩,而是用气味诱鱼钻入。
饵料若不被吃掉,才能长久发挥效用。
五种饵料,对应五个地笼,两个水库均按相同配置投放。
林富贵从空间取出草绳,一端系紧鱼篓,另一端绑上石头,再将石头藏进水草丛生的岸边。
这些地笼皆是两人合抱的海捕大笼,专为巨物设计。
他铆足力气,将地笼一个个甩向深水区,目标明确——只要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