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他虽无力忧国忧民,但肩上扛着的是一家老小的生计。
“读书!”木秀斩钉截铁地吐出两个字。
知子莫若母,女儿是不是读书的料,她最清楚。
这简短的两个字让林富贵鼻腔一酸,眼眶瞬间红了。
二妹辍学,终究还是因为自己这个病秧子拖累了全家。
“好。”
甚至无需征求林水瑶的意见,母子二人便敲定了她的人生走向。
林富贵揉着妹妹的头发,喉头哽咽着道了声:“谢谢。”
眼泪再也抑制不住,如断了线的珠子滚落。
他无比庆幸能重生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庭。
母子三人紧紧相拥,互相拭泪的温馨场面,引来了闻声而至的老太太。
问清缘由后,老人家二话不说抹着眼泪加入了这场感人的团聚。
恰在此时,端着队部食堂饭菜进门的林定辉被这一幕惊得差点摔了竹饭盒,扯着嗓子就喊“爹”。
“你爹还没死呢!”
东院墙外的竹林边突然传来回应,吓得林定辉一哆嗦。
待问明缘由,得知是为林水瑶上学的事闹出这般阵仗,他没好气地骂了句“神经病”,催促众人赶紧洗把脸吃饭。
秋收刚过,队部的“大锅饭”也再次阔绰起来,往日难得一见的大米饭冒着腾腾热气,空气中弥漫着的米香。
更令人惊喜的是,为了犒劳社员们的辛勤劳作,队里竟宰了一头肥猪,土豆烧肉的浓郁香气飘满了整个晒谷场。
林富贵却婉拒了这顿丰盛的午餐,他执意要让家人亲眼见证“治疗”的效果。
任凭家人如何劝说,他都坚持空腹离开。
“我去山里转转,看能不能打到些鸟,顺便挖点黄鳝回来加菜。”
说完便背上竹篓,拎着铁锹出了门。
其实他心里另有盘算——自家山林地里还藏着些偷偷种植的红薯和南瓜等着收获。
来到昔日的自留山地,林富贵先寻到一处干涸的野塘。
他凝神静气,意念所及之处,方圆两米内的地下世界顿时在脑海中清晰呈现。
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光是五两以上的大黄鳝就有二十多条,三西两重的更是数不胜数。
若是全部收取,二十斤都不在话下。
但他并不急于动手,而是先从空间里取出前两天在福州发现那两只收进空间没死掉的鸟。
见它们依然活蹦乱跳,这才放心地对泥塘里的黄鳝进行“收割”。
他特意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确保这片水域能够持续繁衍。
收完大个儿的黄鳝后,泥地里还藏着三百来条幼鳝,生机勃勃。
这处小野塘很快就被“清理”完毕。
林富贵取出自制的种植地图,在山林间穿梭,陆续收获了百余斤红薯和几十斤南瓜。
路过一处更大的野塘时,他只收取了半斤以上的黄鳝,约莫三西十斤,其余的留着来年再收。
明年全国大面积受灾,这些山珍野味的价格将会迎来第一个高峰。
望着这片曾经精心经营的山林,林富贵知道以后能收获的作物会越来越少。
他暗自盘算着,要把种植基地逐步转移到师父那边的深山里去——那里人迹罕至,更不容易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