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菜以宴请宾客为题,按照开宴仪轨,首先呈上的应是精致意趣的“看食”,图个开宴前的体面。
可王大娘子说不拘旧法,倒叫人犯了难,寻常厨娘惯了按谱做菜,哪曾想过在瓜果糕点上翻新样?
陶含露心下有了计较,款步走至长案前取了鱼胶。
这鱼胶原是深海鱼鳔熬制,多被用来炖羹汤,她记起在现代时做过的布丁,若能借此做出些新意来,倒合了大娘子“新鲜”的要求。
陶含露用温水泡发鱼胶至软,再倒入锅,加了半碗清甜的井水,灶下用细火慢熬。
火大了易糊,火小了又熬不透,陶含露盯着砂锅里的鱼胶慢慢化开。
又取了三颗熟透的蜜桃净皮,其中一颗将果肉切成细碎的小丁备用,余下则用细布力压榨成桃汁,拌入胶液中,渐染出嫩粉。
陶含露怕甜味过腻,特意取了枚柠果,挤出几滴酸汁调和,搅匀后倒入两只小巧的青瓷盏里。
“鱼胶这般金贵的物事,陶娘子怎的混着果子搅弄?”
章妈妈巡视至此,眉头当即拧成个川字,其他厨娘皆雕果捏糕,唯有陶含露手法奇特,瓷盏里粉浆似的东西瞧不出名堂。
“民妇不过讨巧,试做新食,盼能合大娘子心意罢了。”
她说得从容,反叫章妈妈语滞,思及上首端坐的王大娘子,便道:“莫要糟蹋食材即可。”
将青瓷盏端至阴处,待胶液慢慢凝固,约莫一炷香的工夫,陶含露再去看时,已凝成了莹润剔透的块状。
没有趁手模具,陶含露取来柄小巧刻刀,抵在胶冻顶端雕出花形轮廓,花瓣微微外翻,蜷曲舒展,不过片刻,便制出两朵栩栩如生的桃花。
末了撒上桃丁点缀,粉润的冻体映着青瓷,竟似沾着晨露的真花,风一吹便要绽开来似的,倒叫人先添了几分食欲。
茶桌上已摆过数道试菜,王大娘子只是浅尝辄止,大多轻轻用了两口便放下,瞧不出半分喜恶,向来爱凑趣的三小姐都没了往日的鲜活劲儿,手肘撑着桌面,摆弄起锦帕上的绣图。
轮至陶含露呈试菜,还未说话,三小姐先直起了身子,目光瞬间被青瓷盏里的“桃花”勾住,忍不住轻呼:“母亲,这花竟会在瓷盏里开着?”
“此为‘桃露琉璃冻’,请大娘子、三小姐品鉴。”
王大娘子示意丫鬟取来银勺,轻轻舀起一勺,那鱼胶冻颤巍巍的,入口却不粘牙,桃肉丁的脆嫩混着鱼胶的滑软,竟没有半分腥气。
先前章妈妈来报,有厨娘不知轻重取了昂贵鱼胶试菜,王大娘子便将陶含露名讳记在心中,未曾想所做成品如此惊艳。
三小姐亦是喜爱极了,已将盏内桃露琉璃冻用尽。
“比寻常瓜果糕点好吃,母亲,女儿觉得陶娘子这道桃露琉璃冻可夺魁首。”
闻言,陶含露喜色不流于表,沉稳持重的模样,颇得王大娘子青眼。
此番选聘厨娘,明面上是补府内厨缺,实则是王大娘子为女儿择陪嫁厨娘。
赵家传世不过两代,家中底蕴比不上盛京城内的世族,单论吃食方子,各家就有不少秘藏,皆是宴请宾客时的脸面,偏偏三小姐与威宁候府的嫡次子定了门显贵的姻亲,王大娘子怕女儿到了婆家受委屈,才想挑一名心思活泛,善研菜式的厨娘撑撑场子。
择选出味道最差的几位厨娘赏银打发,试菜还需做冷盘、热菜、羹汤,大娘子不再要求出新式菜食,让诸位厨娘使出拿手活计。
陶含露在现代经营私菜坊时,最擅依时令节气设计席面,冷盘热菜的搭配、口感轻重的衔接,这些门道早就刻入骨子里了,略微垂眸凝思,便有了思绪。
冷盘以糟香鲈鱼脍开胃,陶含露将鲈鱼去骨,片成薄如蝉翼的透亮鱼片,用黄酒糟腌渍去腥添香,激出鱼肉鲜甜本味,摆盘前用井水湃过镇凉,齐整码上鱼片,瞧着便清爽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