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平静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朝廷虽废除梦禁令,设立梦学监,但仍有保守派大臣密奏:“此术通鬼神,易乱纲常,恐致天下大乱。”更有边疆将领担忧:“若士卒沉迷梦境,不愿作战,如何御敌?”
于是,一场新的博弈悄然展开。
太子力主推行“梦政合一”,主张以新梦网构建民心工程,安抚战乱地区、调解族群矛盾;而宰相则暗中扶持一支新型军队,名为“醒卫军”,全员佩戴特制铜环,可屏蔽一切梦境干扰,专司镇压“梦乱分子”。
冲突一触即发。
就在双方僵持之际,南方传来急报:清道府旧址爆发大规模梦潮,数百名百姓陷入集体幻觉,声称看见“祖先归来”,并开始拒绝进食、昼夜吟唱古老歌谣,甚至有人自行挖开祖坟,只为“迎接亲人回家”。
朝廷震怒,下令醒卫军前往镇压。
但他们尚未抵达,便在山道上遭遇阻拦。
拦路的,正是那位“第六灯”农夫。
他独自一人,立于山路中央,身后是万亩梯田。他没拿武器,只是缓缓举起双手,然后重重拍入泥土。
刹那间,大地震颤。
无数蓝花自田垄间破土而出,迅速蔓延成海。花蕊之中,浮现出一个个模糊的身影??全是历代战死沙场、客死异乡的士兵。他们穿着不同朝代的铠甲,手持断刃残旗,却齐齐转身,面向即将开来的军队,列队敬礼。
醒卫军士兵顿时僵住。
他们认出来了??其中有些人,正是他们祖父、曾祖父的容貌。
带队将领颤抖着摘下头盔,单膝跪地。
他知道,这不是妖术,也不是叛乱。
这是**历史的偿还**。
***
三年后,九州迎来前所未有的和平。
梦学监在全国设立三千六百座“忆堂”,百姓可自由登记亲人信息,参与“共梦仪式”。每年清明、冬至,全国同步举行“归途祭”,万人齐吹笛、万童同唱童谣,蓝花遍开,天地同悲亦同喜。
阿糯的小屋成了圣地,每年都有无数人跋涉千里前来朝圣。但她始终闭门不出,只有极少数人见过她最后一面??据说那天风雪特别大,她抱着布偶熊走到冰窟深处,再也没有出来。
人们只在门口发现一首诗,写在半张泛黄的纸上:
>“我不曾拯救谁,
>只是未曾忘记。
>若你问我归处,
>我在你开口说‘想你’的瞬间。”
至于昭雪,再无人见过他的身影。
但在每一个孩子学会说“我想妈妈”的夜晚,在每一盏为陌生人点亮的灯下,在每一次跨越生死的梦中相拥时,总会有人轻声说:
“那是他,在听。”
某年春夜,启梦书院的孩童们在塔下玩耍,忽闻风中有笛声响起。他们循声望去,只见塔顶螺旋纹路间,似有一道虚影伫立,手持双笛,衣袂飘扬。
孩子们齐声喊:“昭雪先生!”
风止,声歇。
唯余一朵蓝花,静静落在台阶上,花瓣透明如琉璃,内里封存着一句话:
>**“路很长,但我相信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