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传播学理论教材 > 二简答题(第3页)

二简答题(第3页)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和“评价”的情感。

在这其中,前两项只有在与别人的接触中,透过别人的态度才能获得,库利认为“镜中我”也就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一般来说,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越客观、准确。

(郭庆光)

12。简述罗洛夫的人际传播社会交换理论

这一理论由美国学者罗洛夫在《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中提出,它是人际传播时社会交换活动当中的一种。人在进行社会交换时,主要交换的是物品、金钱、服务、信息、地位和爱六种资源。其中,物品、金钱、服务的交换满足的是较低层次的生理需要,至于交换信息、地位和爱,则不可避免要进行人际传播。

由此可见,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动机无不源于人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所具有的需求。对于自然需求,人际传播虽然并非必需,但也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性活动;而对于社会需求,人际传播则成为不可或缺的行为。换句话说,人际传播源于人的社会需求,是人的基本社会活动。没有人际传播,人就不是一个社会化的人;同样,人类社会也就不复存在。

(胡正荣)

13。如何理解“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人际传播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意义)的活动,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媒体(符号载体)。在这里,媒体也可以理解为任何能够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渠道。我们说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时,提出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它的传播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人际传播的核心媒体无疑是语言。语言又分为声音语言和书写语言。声音语言是人际传播也是自我表达的最高基础的媒体。语言的功能不仅仅在于传递讯息内容的本义,它还通过声调、速度、音量、节奏等传递着与说话者相关的背景信息。因此,即便是同一条讯息内容,由于用词的不同,都会引起听话者的不同反应。

另外,书写语言是在文字发明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不能或不便使用声音语言的场合,书写语言便成为人际传播最常用的沟通工具。书写语言的功能不仅仅是做文章,它同时也是自我表达的重要手段。

语言是自我表达的基础媒体,但不是唯一的媒体。体姿、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美国社会学家E·戈夫曼指出:“在若干人相聚的场合,人的身体并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工具,而是能够作为传播媒体发挥作用。”

(郭庆光)

14。如何理解外观形象和自我表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外观形象。外观既包括身高、体形、脸型、发型等身体特征,也包括服装、事物、随身携带品的使用等形成的氛围特征。外观形象是自我表达的重要手段,它所传达的信息形成人际传播中的第一印象。

任何一种外观特征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服装不仅具有遮体御寒等实用功能,也是一个人性别、年龄、职业、地位、文化的象征。

发型也是如此。发型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它可以显示一个人的风度、个性、教养、素质等。简言之,发型也是人们表露自己内在精神世界的一种手段。

不仅是服装和发型,各种各样的化妆品和随身携带品等也都可以起到自我表达的作用。对个人来说,现代社会是一个风格传播和个性传播的时代,利用外观形象来展现与众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可以说是现代时尚大潮的主流。

(郭庆光)

15。姿态的传播功能是什么?

自我表达的有效媒体之一是姿态。体姿在狭义上指手势和身体的各种活动姿势,在广义上也把面部器官活动构成的表情、神色等包括在内。在传播和自我表达活动中,体态至少有以下五种功能:

(1)强调语言。例如讲话中配合挥手、握拳、上身前倾等动作,以加强语言的力量。

(2)补充语言。在语言表达补充的时候,起到补充语言的作用。例如,话说到了一半,而后半部分用摆手、点头、摇头等加以补充。

(3)代替语言。在使用语言困难或不便明说等情况下,利用动作来表达意义,如用耸肩来表示无可奈何。

(4)控制语言。这就是说,体态可以利用它们所形成的情境对语言的效果加以限制和制约,眼神、表情以及动作都可以起到这种作用。例如,一个人嘴里说着“我很高兴”却板着面孔,那么这句话的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

(5)表达超语言的意义。在许多场合,体态或动作比语言本身更具有雄辩力。高兴的时候开怀大笑,悲痛的时候失声痛哭,都比表述性的语言更能传达当事人的心情。

总之,单纯的语言表达是有一定限度的,将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等体态与语言有机地加以结合,能够表达更丰富的意义,也能传达一个更丰富的自我。

(郭庆光)

16。自我表达和社会价值规范有哪些?

个人进行自我表达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人能够充分认识和评价自己,不进行自我表达,便不可能得到这种认识和评价。但是,自我表达是以他人为对象和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如果不顾及他人和社会价值与规范,一味以自我为中心,那么这种表达不但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相反会招致误解和造成个人的社会孤立。

因此,自我表达并不是个人孤立的活动,而是与他人和一定的社会价值或行为规范相联系的,应该符合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真、善、美价值尺度。不是单纯通过刻意修饰,而是通过展示真实的自我而使人格的感染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够真正得到周围人的高度评价。

(郭庆光)

17。群体的本质特征

群体的本质特征有两个:第一,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这就是说,参与群体活动的个人都是带着某种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利益、关心、兴趣等集合到一起。第二,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这两个特征意味着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互动机制和使共同性得到保障的机制,这种机制称为群体的组织性。

(郭庆光)

18。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有哪些?

群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简言之,这种功能即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接的桥梁和中间纽带。群体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局部社会”。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之余,首先是作为局部社会——群体的一员出现的,一个人若不能做一个合格的群体成员,同样也做不了合格的社会成员。群体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形成社会规则和准则,调节和控制个人行为。因此,群体对社会的一个主要贡献就是它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不仅如此,群体还通过社会分工与协作,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能够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社会工作事业。另外,群体对个人成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