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充实。
他的唇,伴随着甜蜜的气息,
多么清新,
多么温柔。
看哪,朋友!
难道你无法感觉?
无法看到?
难道只有我才能听到,
在这福佑的哀伤中,
欣喜而温柔的旋律?
在萦绕不绝的回响中
他那轻柔温存的声音?
那声音穿越我的身体,飘向天际。
那美好的回声,愈加清晰地飘浮在我的耳旁,
好似被清新的微风涌起的碧波。
好似满溢着天国芳香的云,
好似汹涌咆哮的浪。
我能呼吸?
我能聆听?
我能痛饮?
我能置身其下,
让这甜美芬芳带走我?
在那澎湃涌动的波涛之上,
在那激**我心的回响之间,
在那广袤的寰宇气流的呼吸之中,
淹没,
沉醉,
迷失——
终极的喜悦!
这是关于爱和爱情的伟大诗篇。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一部抒写“绝对的爱”的歌剧,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之爱的这条主线上,伊索尔德自始至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我更觉得,这是一部写女性之爱的伟大诗篇。而剧中的另一位女性——女仆布兰甘妮,与伊索尔德是“从属关系”,而不是“对手”,所以决定了剧情完全是以伊索尔德为中心的。
第一幕基本上可以说是属于伊索尔德的。这么说是因为特里斯坦在第一幕里除了第四场中与伊索尔德的对白以外,没太多“像样的”唱段,而伊索尔德几乎在第一幕全部五场中都有重要的唱段——交代事情的缘由,表现人物的个性和内心,尤其是把伊索尔德爱恨情仇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从女高音歌唱艺术的角度来讲,第一幕中伊索尔德的多个唱段,堪称瓦格纳女高音的试金石。
第一场里,当伊索尔德从布兰甘妮口中得知船正向康沃尔驶去,天黑前即可到达康沃尔海岸时,伊索尔德脱口而出“不!今天不去,明天也不去!”继而怒从心头起:“没落的家族!微不足道的祖先!母亲,你那呼风唤雨的魔力去哪儿了?日渐式微的魔法,如今只能用来调制汤药。神奇的魔力,在我心中再次显灵吧!胆小怯懦的风,听从我的旨意,快!卷起狂风暴雨,唤醒沉睡的大海,从深处掀起汹涌的浪涛,让它瞧瞧我的厉害,摧毁这艘傲慢无礼的船!让波涛吞噬它的碎片!把那些苟延残喘的性命,作为犒赏献给狂风!”多么疯狂而可怖的诅咒!
第二场开始部分是伊索尔德与布兰甘妮的对白和她的沉吟自语。伊索尔德先是问布兰甘妮,觉得特里斯坦这个人怎么样。布兰甘妮自然是夸赞有加。可伊索尔德却对布兰甘妮说,他是一个怯懦的、连正眼看我都不敢的英雄。伊索尔德对布兰甘妮说,她不爱马克王,更受不了特里斯坦会常侍马克王的左右。布兰甘妮不解其意,就对伊索尔德说,你美若天仙,气质出众,嫁给谁便是他的福气,谁会不爱你?如果马克王不爱你,我可以用你母亲留给我们的爱之迷药,让他就范。于是布兰甘妮拿出了那只药箱,取出爱之迷汤。可伊索尔德却对她说,我知道需要哪一瓶。伊索尔德让布兰甘妮去叫特里斯坦来见她,可是特里斯坦以掌舵为由,不肯见伊索尔德。布兰甘妮说这是公主的命令,但是被特里斯坦的仆人库文纳尔抢了话头。库文纳尔说,特里斯坦是天底下最大的大英雄,根本不在意公主的命令。这里库文纳尔的唱段,是这个角色在全剧中,除了第三幕以外最有分量的唱段了。布兰甘妮回到伊索尔德身边,把特里斯坦的搪塞和库文纳尔的嘲弄转告了伊索尔德,伊索尔德怒不可遏,剧情便进入了下一个**。
第三、第四、第五场由伊索尔德的叙述、与特里斯坦的“交锋”,到两人喝下爱之迷汤,转而成为不顾一切相爱的恋人,形成全剧的第一个大**。以布兰甘妮告诉伊索尔德,特里斯坦拒绝来见,还被他的侍从库文纳尔嘲笑的唱段为“引导”,伊索尔德告诉了布兰甘妮事情的缘由,述说了自己是怎么遇见特里斯坦的,是如何因为爱上特里斯坦而放弃了复仇,可如今这成了库文纳尔的笑柄。这段“伊索尔德叙事曲”,被称作是一段“如攀天梯”的唱段。这里有对负伤的特里斯坦的爱怜,有因失去莫罗尔德的悲伤,有欲想复仇的疯狂,情绪时而温柔时而激烈,对任何一位瓦格纳女高音都是挑战,而对听者又是很大的享受。第四场伊索尔德与特里斯坦的“交锋”很有意思:起先伊索尔德咄咄逼人,特里斯坦却闪烁其词。可就在伊索尔德说出了要为莫罗尔德复仇之后,特里斯坦表现得大义凛然、毫不畏惧,愿意一死。此时伊索尔德转而柔情了起来。她对特里斯坦说,我不能把杀我丈夫最好的武士杀掉。我不能把为马克赢得王冠和妻子的武士杀掉。她拿出毒酒,说特里斯坦要表示和解诚意的话,就得把这杯酒喝下。而就在特里斯坦打算一饮而尽时,伊索尔德抢下半杯自己喝了。爱之迷汤发挥了魔力。伊索尔德与特里斯坦不顾一切地相互表达热烈地爱意:“伊索尔德!”、“特里斯坦!”、“我最亲爱的姑娘!”、“你这负心的人!”。无可挽回的大错就此酿成。
第二幕的音乐和歌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伊索尔德与布兰甘妮(女高音和女中音)的二重唱段;第二部分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男高音和女高音)的二重唱段;第三部分是马克王、特里斯坦以及伊索尔德(男中音、男高音和女高音)的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