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烈日炙烤操场,
到晚风轻拂教室。
恩师春风化雨,
同窗手足情深。
大叶榕六度吐翠,
睹我六年青春。
这青春有个名字,
叫作黄华!
欧卫国书记与廖诗琪、叶芷晴、丘子贞同学合影
三、广附“学霸”养成记之2014篇
1。广附“学霸”采访录
2014年高考,庞景豪、凌枫同学无疑是广附众多学子中的佼佼者。庞景豪同学高考成绩680分,全省第61名,被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凌枫同学高考成绩677分,全省第80名,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录取。
六年前,他们以奥数华杯赛获奖者身份进入广附学习;六年后,他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广附校园,赴清华大学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问题好的学习成绩离不开好的学习习惯,你们在学习中是如何制订与实施学习计划的呢?
庞景豪有计划的学习,能使自己的学习效率倍增,明确自己每一天、每一个阶段要学什么。好的学习习惯和计划对提高学习效率而言是很关键的,特别是在高三最后复习阶段,有选择性的进行复习,必须有一个清楚的目标计划,当然前提是要对自己有一个很清楚地了解,认真剖析自己的优缺点,在各学科的优缺点,统筹制定并按部就班的学习。
凌枫学习计划首先要符合自身的情况,反对僵化的学习。采取反向的方式,通过考试反向寻找错误,找出自己学习上的缺陷,从而通过缺陷来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不能盲目仓促的制订,需要花上一天的时间来认真思考自己、确定计划。
问题广附校园有着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许多舞台,对社团你们有些什么感悟?除学习之外,平常有些什么样的业余爱好?
庞景豪初中的时候,主要参加学校的数学社团活动,享受在奥数中翱翔的那种感觉。高中时加入团学会,担任文体部部长,组织策划三人篮球赛、爱心嘉年华等大型活动。和几十个小伙伴们将团学会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不仅是挑战自己的能力,也是高中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团学会的两年,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协作,更懂得了什么是奉献。感谢小伙伴,感谢广附团学会。我平常最大的爱好就是玩电脑游戏,动作射击类游戏,一开始家长反对,但当我自己能合理科学的分配玩和学的时间,学会克制的时候,家长慢慢能够理解,觉得游戏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高三的很多时候,周末回家就不再学习,而是痛痛快快地玩场电脑游戏,放松紧绷的学习压力。
凌枫机器人社团有着我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初中的时候就加入机器人社团,跟着社团指导老师拆装、编程,那时候我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外出比赛,也取得了一点成绩。高中选社团的时候,我毅然选择机器人社团,还开发过1000多行源代码的小游戏,虽然离开社团几年,但我喜欢编程、摆弄小零件的习惯仍然没有改变。学习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玩电脑、网游、策略类的游戏。
问题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能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基础。你觉得哪一本图书或者哪一篇文章对你的人生有很大的启发或者是启迪作用?
庞景豪喜欢买书,不喜欢借书。初中以前没看什么课外书,这可能跟家庭的读书环境也有很大关系。上高中后,明显感觉到自己的阅读量缺乏,才开始有意识的恶补,最喜欢的杂志是《看天下》,喜欢人物传记,比如李开复传,乔布斯传等。推荐大家阅读图书《乔布斯传》。
凌枫初中以前看书也比较少,高中的时候慢慢多起来,喜欢读些杂书,找书有一个习惯,一般不看畅销书,而是找一些经典名著来阅读。喜欢《约翰·克利斯朵夫》那句:伟大的心灵永远不会孤独。假如将罗曼·罗兰和乔布斯联系起来阅读,就发现自视过高的人往往交流有障碍,要学会正视自己的缺点。
访谈后,学校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和安东尼·肯尼著的《牛津西方哲学》送给他们。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学科之母,希望他们在大学殿堂里学有所成!正所谓:今天你以广附为荣,明天广附以你为傲!
校领导与庞景豪、凌枫同学合影
2。广附学子圆梦波士顿大学
宗耀威,广附国际部高三级学生,被全美商学院排名第四的波士顿大学(BostonCollege)的商学院录取。宗耀威同学综合素质强,学习成绩优秀,其中SAT成绩2130分,托福107分。2014年暑假,他被纽约大学选拔参加他们的暑期课程,与当地的大学生一起学习生活,期间出色地完成了各项课程和测试,获得校内同学、教授的普遍认可。
“我在2014年10月通过EarlyA申请了BostonCollege(波士顿学院),并于12月收到了CarrollSentatBostonCollege(卡罗尔管理学院)的Admissioer(录取通知书)。通过一个并不算出众的标准化考试成绩申请到一所一流的商学院,我认为原因主要是我精心准备的文书,丰富的课外活动和暑假期间争取到的一封来自纽约大学Stem商学院(NYUSternSchoolofBusiion(推荐信)。最后我要感谢国际部上下的老师,他们在我求学的道路上指导了我很多——无论是知识还是做人的道理,使我能拥有今时今日的成绩。能在广附国际部这个大家庭度过高中三年,我非常自豪。”宗耀威如是说。
宗耀威
校长、教师以及学生,每一个部分都是广附这个大家庭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部分都做好了,才能让学校向着更好更强的目标发展。在追求好教育的品牌之路上,广附不止步,鼓励每个人都“做最好的自己”,收获更好的未来。
四、广附学子风采录
1。北大骄子——周舟
周舟,2008年考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学四年里自编自导多部微电影获得好评,同时作为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的副团长参加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并参与了多场国内外大型合唱比赛及中外交流活动。2012年赴美攻读传播学,圆满完成两年的学习并荣获优秀研究生称号。下面让我们通过周舟的一篇寄语,来探视她在广附成长的点滴。
我叫周舟,三年前我以较好的成绩考入广大附中。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我经历了酸甜苦辣,考入北大。回顾三年的高中生涯,我实在是感激培育我的广附老师们。他们如同父母般的爱,给了我阳光向上的个性;他们严师般的要求,给了我足以受用一辈子的良好习惯。今天,我在此深深地感谢我的母校,感谢一直以来关心爱护我的师长们。初中毕业,选择什么样的高中就读成了我们家的大事。父亲在网上详尽地研究各校所长,爷爷奶奶每个星期到不同的学校考察,妈妈找不同的老师咨询,我呢,也有自己的想法,凭我的实力我能考上广州市任何一间学校。经过多重因素综合分析,我们一致决定选择校风一流,没有扩招,师资力量雄厚的广附就读。现在看来,我十分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我们当时有几位好同学,他们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比广附更好的名牌中学。在广附的重点班,我以668分的总分考入了北大,我们其他的同学都在广外、暨大上学。不是我的天赋有多好,我只是想说,一个人要选择符合自己发展的学校。“什么是最好的学校?”符合自己发展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广附有五十多个学生社团,非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广附的学生干部在大学大多都成了各个社团的骨干力量。令我感悟最深的是学校的“博士讲坛”,邀请全国知名专家给我们讲课,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我现在深刻地感受到,广附的高中就像大学的“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