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累并快乐之教师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有人说教师这一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确实,教师的职业是光荣的,能够当一名教师也是光荣的。但是,要想当一名好教师,真正对得起“教师”这一称谓,却又是很难的。
一名教师,当他们接下这份神圣的工作之时,不但戴上了光环,与此同时也要承担起其他人所没有承受的压力与辛劳。日常生活中,教师的工作更多的是平凡而琐碎,他们生活清贫而艰辛,他们的神经总是紧绷着;他们是辛勤的园丁,常常别人休息了,自己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为第二天的课程做准备。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费心尽力,看书籍、查资料、听专家讲堂等,上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却花了几倍甚至上十倍“四十分钟”的时间。他们在教学的路上不断学习、探索、思考,为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而永不停歇。他们用自己的辛劳教会每一个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当然,教师在这份神圣工作中所体会到的快乐与幸福也是旁人难以真切体会的。曾经有一位哲人说过:在宽广无限的人生舞台上,尽情施展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那就是幸福。如果这就是幸福的模样,那么教师这个职业的幸福境界远远高于它。因为,教师的幸福不仅仅体现在驰骋冲锋于宽广无垠的舞台上,更在于能够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做人,继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正是教师工作的魅力和神奇之处,这正是教师口中所说的“累并快乐着”。确实,当一名教师,当一名广附的教师,苦在其中,累在其中,乐也在其中。
一、郑娟老师教育感言:“让学生成为幸福的人。”
2007年至2010年,那,是我的1班。
我是一名严师,十分看重班级荣誉和学生整体的进步。像一个赶鸭人一般,我催促着学生向前跑,我不允许一个孩子掉队。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我们班在历次统考和各项班际、校际比赛中包揽了各种第一,成为了年级的标杆。
学生们说:1班无敌,秒杀全级!
老师们说:1班教着舒服,学生听话,班主任厉害。
而我也被冠以了“工作勤奋”以及“对学生严格、负责”的代名词。“十佳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纷至沓来。
直到那件事情的发生。
九年级下学期了,班里的后进生小超还是没有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连续两周上课睡觉,不完成作业,我心急如焚,请来了他的家长。不管怎样,最后一学期了,就算是连拖带拽也得让他冲中考啊!可当我把小超的妈妈请来后,她的情绪非常激动,我记得她几乎是声嘶力竭冲我吼道:“郑老师,这三年来你逼得他还不够多吗?我不想让他参加中考了,我只希望我的孩子能快乐,我求你,不要再管我的孩子了。”
一席话听得在场所有的老师都目瞪口呆。怎么会有这么偏激的家长?我是在帮她的孩子啊!考不上高中,这么大点的孩子,他能干吗?难道以前每当小超出现状况时,我的那一次次谈心,一通通电话,一回回家访,在她看来都是对她孩子的折磨?
我无奈、委屈、气愤、悲哀的心情难以言表。
很久以后,我还是会回想起这件事,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情不再似当初那么难受了。
后来,我发现自己竟也理解了小超的妈妈,特别是在我做了母亲以后,我越来越不认可自己曾经的教育理念。那时,我是那么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服从我的管理,什么事情都整齐划一。我不允许学生“落后”,我挥动着自己手中的“斧子”,努力把他们打造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标准件”。我做到了,学生也几乎达到了我的要求,可他们真的幸福吗?我这个老师,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虽然,承认这件事对我来说,有些残忍。
“我只希望我的孩子能快乐!”小超妈妈那句无助又无力的话,无时无刻不在叩问着我的良心。作为老师,我的追求到底应该是什么?是荣誉、名利吗?在广泛认同高分数、高升学率、教育政绩是好学校、好老师标准的当今社会,我该怎样做才能不违背教育的现实,并带给学生真实的幸福和快乐?
两年以后,我接手了七年级7班的班主任工作。不知道是不是命运刻意的安排,我竟又碰到了一个和小超类似的孩子。他叫小熹,也如小超一般,聪明、活泼,只是学习习惯不好,作业经常完不成,内心也极其敏感。一开始,我几乎不敢靠近他,因为无论我说什么,他的回答永远都是一个字:哦。他如同刺猬一般将自己保护起来,然后冲我竖起满身的刺。曾经的经历,让我不断告诫自己:不能急,慢慢来。
为了让7班的孩子们能够尽快地消除对新班级的陌生感,班里举行了一个生日会。生日会上孩子们开心地分蛋糕,玩抢凳子、击鼓传花的游戏。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我自己也和他们一起疯了很久。第二天,我发现孩子们看我的眼睛都闪着光,不再似以前那么陌生又畏惧了,心里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我问:“昨天的蛋糕好吃吗?”
学生说:“好吃。”
小熹说:“不好吃,我吃了两口就扔了。”
我问:“昨天的游戏好玩吗?”
学生说:“好玩。”
小熹说:“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好玩,幼稚、无聊。”
听得我一阵心暖,又一阵心寒。
第一次单元测验,小熹没及格,他拿到卷子后,开心地说:“我就知道我及不了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