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即文字符号)两种,是一种纯粹的抽象。
(9)~(10)项归于“抽象的经验”,即通过抽象符号的媒体去获得事物的信息。
戴尔之所以提出“经验之塔”理论,是为了让人们认识人类的认知途径,根据人类的这种“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形象和抽象相结合的认知规律”,选择合理的学习方式,使自身的认知过程符合这一认知规律,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戴尔的“经验之塔”是一种形象化的比拟,用来说明人的学习经验以直接参与到用图像代替,再用抽象符号表示的逐步发展过程。依照心理学的概念可作以下划分:塔的底部(做的经验)可称为实物直观,塔的中部(观察的经验)可称为模象直观,塔尖(抽象的经验)可称为语言直观。
戴尔认为,“由于视听方法所开展的学习经验,既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也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所以,教学中所采用的媒体越是多样化,所形成的概念就越丰富、越牢固。如今网络的出现,各种视听辅助教具的利用,使塔的中部模象直观得以特别增强,并更容易转向塔的两端——抽象概念化和具体实际化。当前,在培训活动中,白板、大白纸、投影仪、录像机、LCD、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电影剪辑材料、音乐等多种媒介的使用,正是遵循了戴尔所提出的“媒体越多样化,所形成的概念就越牢固”的原理和指导思想。
3。科尔伯学习风格类型
个体总是通过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的,这些不同的学习方式被称为个人的学习风格。由于个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感知和处理,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学习风格是课程设计者需要考虑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否则,如使用了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可能会导致学员对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好。
对学员而言,培训师能否根据学员的不同学习风格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也是影响培训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培训领域,备受培训师推崇的学习风格类型是科尔伯(Kolb)的学习风格理论。
提及学习风格的划分,就不得不提“人的认知过程”,亦即“人类感知的两个维度”,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四种感知处理方式:具体的和抽象的感知方式,反思型和积极型的处理方式。
(1)了解人的认知过程。第一个维度是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包括具体的和抽象的感知方式。具体的和抽象的感知者吸收知识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个体也可能两种方法同时运用,但是总有其中一种占主导地位。对抽象感知者来说,学习信息的最好方法是分析,他们更愿意去注意、观察、思考这些信息。传统讲授风格的教学方法更适合抽象感知者。对具体感知者来说,学习信息的最好方法是具有直接的经验。他们偏爱通过去做、参与活动等亲历亲验的感觉来学习信息。这些学习者通过仿真环境,使用模型和直接经验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个维度是学习是怎样进行的,指的是知识和技能在第一次被介绍时个体是如何对其进行处理的。同样,个体会同时运用两种方法——反思型和积极型的处理方式,但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反思型处理者更愿意通过反射和思考的方法来对待信息,这种方式更能够帮助他们搞清楚信息的含义。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理论阅读和反思思考一般对他们更有帮助。积极型处理者则选择把新知识立即运用起来,通过直接的经验感受来更进一步测试和处理这些信息。进一步的直接经验和小组工作能够帮助这些学员更好地吸收信息。
(2)感知和处理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虽然看上去好像具体的感知和积极型处理经常是相互联系的,但是,个体其实可以是任何一种感知方式和处理方式的组合,即有四种可能的类型:抽象的感知者反思型的处理者;抽象的感知者积极型的处理者;具体的感知者积极型的处理者;具体的感知者反思型的处理者。这四种类型构成了科尔伯的学习风格理论。
图5-2科尔伯学习风格类型
由图5-2可见:
行动者——利于学习技巧,长于完成计划、领导和冒险;弱于不现实、只重目的。适合的培训方式:技巧技能的训练,问题解决,小组讨论,同伴间的互动与反馈。培训师是专业人士,由学员自行决定对策。
实用者——利于学习习惯,长于做决定、解决问题;弱于集中精力、检验与评估思想。适合的培训方式:同伴间的互动与反馈,提供技能、技巧的活动。培训师成为自我指导式学习者的教练与支持者等。
体验者——利于学习态度,长于想象、脑筋急转弯问题;弱于发现机会、提出行动方案。适合的培训方式:包含大量反馈时间的课程讲授。培训师是工头或引导者,提供专业指导;用外部的客观标准来判断学习者自身的绩效等。
理论者——利于学习知识,长于制订计划、创建模型与理论;弱于从经验中学习、看到更广阔的图景。适合的培训方式:案例分析,理论研讨,独自思考等。
将“人类感知的两个维度”以及衍生出来的四种感知处理方式——具体的和抽象的感知方式、反思型和积极型的处理方式——合成在一个模型中,可以得出“科尔伯学习风格类型图”。
图5-3科尔伯学习风格类型图
这种分类方法不是很方便记忆,也不容易区分不同学习风格的学员。科尔伯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以帮助培训者指导学员学习。
[例1]在“如何学会骑自行车”这个问题上,行动者、实用者、体验者和理论者的学习风格分别如下。
行动者:马上跳到自行车上遛一圈再说。
实用者:从老练的自行车骑手那里获得实用的技巧和提示。
体验者:琢磨骑术,观察别人是如何驾驭一辆自行车的。
理论者:理解相关的骑术理论,彻底掌握骑术的来龙去脉。
[例2]在“学习如何指导他人”这个问题上,行动者、实用者、体验者和理论者的学习风格分别如下。
行动者:运用自己所学的教练技巧,塑造自己的教练风格。
实用者:找一个教练来指导自己如何辅助、激励别人。
体验者:仔细观察培训者是如何指导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