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货币金融学蒋先玲 > 第3章 信用与利率(第2页)

第3章 信用与利率(第2页)

征信是指专业化的机构依法采集、调查、保存、整理、提供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对其资信状况进行评价,以此满足从事信用活动的机构在信用交易中对信用信息的需要,解决借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独立性、信息性、公正性、时效性是其特点。征信活动主要有四种形式:个人信用调查、企业资信调查、资信评级和商业市场调查。

社会征信体系是指构建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共享和报告制度,通过提高信贷市场信息共享程度,降低金融机构收集信息的成本,提高金融市场效率,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服务对象是借贷市场等金融市场,同时也服务于商品交易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社会征信体系通过长期保存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使企业和个人过去的偿还历史对未来新的信用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守信者得到奖励,失信者遭到惩罚,达到维护市场秩序的目的。

3。1。2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

1。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单位之间相互提供的与特定商品交易相关的信用。它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有着多样的具体形式,如赊销赊购、分期付款、预付货款、代销以及补偿贸易等。

商业信用是商品买卖和货币借贷的结合。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工商企业,客体是商品资本,是再生产过程中的暂时闲置的商品资本。由于商业信用直接以商品生产和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生产和流通服务,所以商业信用对于加速资金的循环和周转,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资金和节约商业资金,促进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发生的直接信用,风险相对较大,所以商业信用通常在信誉良好的大型工商企业之间开展。商业信用的特点也导致其自身局限性比较明显:商业信用的规模和作用范围有限。商业信用的最高限度表现为总体规模的大小以现有的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度。个体规模为每个企业再生产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资本。商业信用有其严格的方向性。它只能向商品直接需求者提供信用,或者需求者向供给者预付货款,而不可能经常大量反方向提供。

2。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方式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形成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经济中的重要形式,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高度发达的商品货币经济是它赖以生存的土壤。

由于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货币资本,所以前面说到的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在银行信用中都不存在。由于银行信用所具有的较强灵活性和广泛接受性,银行信用在借贷数量、范围、期限和信用能力上都优于商业信用,因此,银行信用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虽然银行信用成为当代经济中信用的主要形式,但它仍不能完全代替商业信用和其他信用形式。

3。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的借贷行为,具有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基本特征。国家信用包括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两种。国内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内居民、企业、团体取得信用,它形成国家的“内债”。国际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或债权人身份与外国居民、企业、团体和政府之间形成的信用,它形成国家的“外债”。

国家信用的产生与政府的财政收支密切相关,它是调剂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比如,一国财政收支在财政年度内,常因先支后收而发生暂时的不平衡,这样就可以借发行国库券这种短期债券解决收支矛盾。随着各国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不断加强和预算赤字的增加,为了弥补赤字,不得不经常发行国债,由此政府信用得到广泛发展。国家信用也是协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通过发行各种长期和短期政府债券,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合理流动,从而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4。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满足生活消费需要的信用。现代经济中的消费信用通常是与住房和其他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消费信用方式一般包括赊销、分期付款、消费抵押贷款三种。赊销是通过“分期付款”和“信用卡”消费来进行的。消费信用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就是信用卡。信用卡是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对具有一定信用的顾客发行的一种赋予信用的证书。

消费信用的存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启动新的消费热点和拓展银行的经营空间等。但是过度发展消费信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消费需求过高,加剧供需矛盾,制造虚假繁荣,其过度膨胀很有可能推动通货膨胀。因此,应对消费信用加以适当地控制和引导。

5。其他现代信用形式

(1)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家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是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出口信贷、政府信贷、国际金融机构信贷、补偿贸易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内的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等扩展到了世界范围,并呈蓬勃发展之势。国际信用日益成为国际结算、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2)民间信用

民间信用是指民间个体之间的货币或实物借贷。它主要分布在城乡小企业和居民群众之间。过去,民间信用主要在于解决生活费用的短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城乡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出现与发展,民间信用日趋活跃。个人之间、家庭之间为解决生产资金不足的信用活动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民间信用的组织形式包括两种:一种是无组织的零散的民间借贷,包括私人间借贷、企业间借贷及集资;另一种是有组织的民营金融,包括信息公司、互助金会、标会和当铺等。

(3)合作信用

合作信用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由出资人之间相互提供信用的形式,包括信用合作社、互助储金会等。在我国,合作信用并不发达,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正在进行,以前的城市信用社现在大部分都已经转变成了城市商业银行。

(4)租赁信用

租赁信用是以出租固定资产而收取租金的一种信用形式,包括金融租赁、服务租赁、信用租赁和平衡租赁四种形式。租赁信用使银行客户减少大量费用支出,避免机器设备使用若干次后不需再用所造成的资金积压,从而可更有效地利用资金,及时更新设备和运用新技术。

(5)股份信用

股份信用是股份公司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所体现的一种信用形式。股票集资体现的是一种财产所有关系而非债权债务关系。股份信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指购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的股东对公司负有有限责任,即公司出现资不抵债时,如果认股时已交足认购金额,股东除去已投入股票的资本外不再负任何责任,而不管公司的净负债有多少。

3。1。3信用工具

1。信用工具的含义和特点

信用工具是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保证债权人或投资人权利的凭证。信用工具是一种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信用凭证,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契约,一般注明交易金额和偿还债务的具体条件。信用工具具有双重性:对出售者、发行人来说,是一种债务;对购买者、持有者来说,是一种债权和资产。

信用工具的种类很多,各具特点,但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偿还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

2。信用工具的分类

(1)按信用工具的性质分为债权凭证和所有权凭证

债权凭证:代表了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也称约定证券,可以在约定期限要求债务人还本付息,如票据、存款凭证、国库券和公司债券等。

所有权凭证:也称权益证券,代表了持有人即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股东承担企业盈利也承担风险。比如股票是一种典型的所有权凭证,表明资金的投入取得对企业的所有权,企业存续期间不能索要本金,但可以以出售证券的方式收回本金。

(2)按信用工具的期限分为短期信用工具和长期信用工具

短期信用工具:也称货币市场信用工具,通常指期限在一年以下的信用工具,包括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支票以及信用证等。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