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老年人沟通技巧课程标准 > 任务三 了解居家养老(第2页)

任务三 了解居家养老(第2页)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些服务中心开设老年人活动室、休息室、阅览室、健身室、便民食堂,配备了电脑、电视机、图书、康复训练器材、棋牌等,服务范围包括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图书阅览、家电维修、膳食服务、法律咨询、娱乐休闲、文体健身、情感慰藉、扶老帮困、老年教育等多种项,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特点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平时,社区老人只要拨打电话就可得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提供的专业服务,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帮扶”。

三、居家养老老人心理特点及行为

1。感恩与乐观

居家养老既满足了老人生活照料的需要,也让老人享受了家庭的天伦之乐,同时还节约了费用;政府购买服务的老人和家庭解除了养老的经济负担、生活照顾以及精神慰藉等多种养老问题。他们因此而感恩社会,感恩政府,从而使他们建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行为。

一位孤寡老人,因身体疾病,导致生活潦倒,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后经政府购买服务,老人在家里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有医务人员来为他治病,有家政人员上门料理老人日常生活,有志愿者上门谈心,老人一天天好了起来。好起来的老人为了报答社会的关爱,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画画的过程中,后来小有成就。可以通过画画来满足自己基本的生活需要。

2。自卑与倔强

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和针对失能老人的服务毕竟有限,基本职能解决简单的生活服务需要,他虽然也有专业人员,但其提供的专业养老服务与综合型的养老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存在着差距,老人深层次的需要也许得不到更好的照顾。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或者无法获取有效的养老机构的资源信息的从而使这些老人出现自卑心理,在自卑心理的驱使下,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从而使自己的性格和行为变得倔强。

3。依赖但也无法满足

一方面居家养老老人由于身体、心理、物资、经济等多方面都需要社会的帮助,从而产生对社会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又不能很好地满足老人多方面的需要,特别是失能老人深层次的照护需要,从而又在心理上产生不满足的感觉。

一位瘫痪且二便失禁的老人,因家庭经济不是很好,综合性的养老机构进不去,只能选择居家养老。他需要1~2小时翻一次身,定时更换纸尿裤,每天擦洗身体,定时喂水、喂药和喂饭。自己购买的生活照料服务达不到这种服务需求,老人不久就出现了压疮和营养不良以及脱水的征兆。增加了老人的痛苦。为此老人内心既需要居家养老的服务,同时居家养老服务又满足不了老人的需求。

4。孤独与自尊

老人由于其身体各系统的衰退,其思维与行动能力的减弱,导致其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少,人际交往的能力减弱,居家养老老人在其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与各种服务人员进行接触,但服务人员的频繁更换可能让老人应接不暇,虽然会不断看见不同的人员进出老人家庭,虽然有不同的专业人员为其服务,表面的认识不能深入老人心里,可能会让老人更加感觉孤独。虽然每一个服务人员都会对老人客客气气,倍加尊重,但身心的衰弱让老人产生更加强烈的自尊,流水式的服务让老人觉得自己的需要更像是一种交换而没有归属感。

一位居家养老老人,今天需要做卫生,中心会派一位阿姨上门为其服务;明天老人需要买菜,中心又派一位大姐陪老人买菜或者帮老人买菜;后天老人需要洗衣服了,中心又联系一位大姐来为老人洗衣服。三天来了三个陌生的面孔,这个还没记住,又来了一个。不同的陌生面孔让老人产生了不安全的感觉,虽然每一服务人员都会对老人客客气气的,但老人可能会觉得,我怎么和她说不上两句话呢?想和人说两句话还必须向中心汇报,还要重新派个人来不成。自尊因此也容易受到伤害。

课堂互动

讨论:案例呈现中吴大爷具有怎样的心理和行为,为什么?

拓展阅读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每当茶余饭后,宗汉街道潮塘村的老人们总喜欢聚在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天,谈论谈论村里的大事小事。最近,有几位老人总是逢人就感慨道:“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子女不在身边,以前什么事情都得自己弄。现在好了,有专门的服务人员上门帮我们打扫、洗衣服、买药、煎药,还陪我们聊天呢,而且每一星期都来好几趟,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难能可贵啊!”

老人们口中的两位服务人员原来就是潮塘村居家养老的专职服务人员邹金凤、黄美文。邹金凤今年60岁,是潮塘村的老妇女主任,任职期间曾多次获得了宁波市、慈溪市级先进工作者,现已退休,是一名朴实又善良的阿姨。黄美文与邹金凤同岁,家底殷实,是个老板娘,平时喜欢助人为乐。照她的话说,农村老妇靠念佛积善德,她做好事也是积善德。当邹金凤得知潮塘村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时,热心肠的她便邀上同村好朋友黄美文,主动请缨,当上了潮塘村居家养老的专职服务人员。在和潮塘村村干部交谈时,我们得知了两位阿姨的先进事迹。

几年如一日,两位阿姨结伴而行,风里来雨里去,天天奔波在各个孤寡老人家里,为老人们打扫房间,换洗衣物,帮老人们置办生活用品,购买药物,陪老人们唠唠家常,帮老人们排忧解难。老人们都亲切地把她们当成了自己的儿女,有什么事情,有什么话都喜欢跟她们讲。两位服务人员更是把这些孤寡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任劳任怨,照顾得无微不至。每每说起这两位服务人员,老人们连连竖起大拇指,称赞她们工作负责,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

潮塘村有一位耄耋老人,名叫张天均,出生地主家庭,由于家庭变故,一直独居,性格有点古怪,不喜欢外人打扰。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是非常讲究生活品质,物品摆放井然有序,穿戴整整洁洁。刚开始服务人员上门,老人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不允许服务人员动他的物品,也不愿意与服务人员交谈。但是服务人员并没有因此心存芥蒂,反而增加了访问的次数。

天气渐渐转冷,老人行动有所不便。有一天,他提出要服务人员帮他去补棉鞋,棉鞋缝合处有几个破口。服务人员按照老人的吩咐去补鞋,但是修鞋的人说补鞋子的钱差不多可以买一双新的了,干脆不要补了。服务人员把这一想法告诉了老人,哪知老人却说,鞋子还能补补修修,就不要浪费材料。服务人员便拿去帮他修补好。过了一天,细心的老人发现棉鞋里还有一个小洞没补。服务人员再一次帮老人去补了棉鞋,前前后后一共跑了三趟,这才让老人满意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宗汉街道,像潮塘村这样的居家养老先进服务人员还有很多。他们大多都是一批有威信,有爱心,有责任心的退休老师、退休干部。在晚年时,趁着自己还有精力,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孤寡老人。谁说老年人不能有作为?他们凭着自己的满腔热情,兢兢业业把居家养老服务当作他们晚年的事业,同样也能干出一番作为,真正做到了新时代的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http:llw。cixi。gov。art2013124art_10157_975102。html)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