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老年人沟通技巧课程标准 > 任务二 学习人口老龄化理论(第1页)

任务二 学习人口老龄化理论(第1页)

任务二学习人口老龄化理论

案例呈现

母亲75岁了,非常勤劳,每天不是洗衣做饭就是打扫卫生。一天,女儿下班回家,看见母亲正在厨房里削菜,看起来母亲已经削了一阵了,垃圾桶边缘、地上、墙上到处都布满了星星点点的菜皮。然而,母亲却浑然不知,继续卖力地削着菜,最后将菜削得只剩一个菜心,可还是没有将菜皮削完。这是为什么呢?

知识准备

一、人的老化理论

老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细胞分裂、生长和功能丧失,最后引起生命的不相容即为老化的过程,最终走向死亡。老化理论虽然很多而且观点各有不同,但仍然存在相同之处:人老化的过程自出生就开始,不同的个体以不同的速度老化,一直持续到死亡。生理学上的老化现象包括机体结构与功能的改变,造成老化的因素也包括生物因素和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刺激等。心理学与社会学方面的老化则受个体的认知、社会化的过程、身体功能的退化以及社会的期待等因素的影响,而有其独特性。

1。生物学理论

人老化的生物学理论重点探讨和研究的是人在老化过程中人体的生理改变的特性和原因。该理论认为,人的生理性老化现象是由于细胞发生突变或耗损,导致细胞内基因或蛋白的改变、废物堆积、细胞功能改变衰退、细胞停止分化与修复,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目前提出的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主要有:基因控制理论、免疫理论、神经内分泌理论、长寿和衰老理论等。这些理论主要解释:细胞如何老化;是否是遗传或环境影响了生物的寿命;启动老化的过程是来自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还是外界环境因素刺激影响所致。总之,人的老化的生理学理论用于解释人的老化的生理变化。

(1)基因控制理论

细胞定时老化伦认为基因程序预先设定了动物的生命周期,体内细胞的基因有固定的生命期限,并以细胞分化的次数来决定个体的寿命。基因突变伦认为老化是体细胞突变或细胞DNA复制错误引起损伤,造成老年人体内细胞的特性的改变,从而使细胞的功能发生改变。

(2)免疫学理论

免疫学理论认为,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如淋巴细胞功能下降对疾病感染的抵抗力降低、个体的衰老、自身的免疫性疾病的增多。该理论还认为,老化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对外来的异物的辨别和反应能力降低导致感染和癌症的发病率增加。

(3)神经内分泌理论

该理论主张老化现象是由于大脑和内分泌腺体的改变所致。蒂鲁玛教授和华特·德因博士提出的理论把神经内分泌作为焦点,如核桃那样大小的腺体下丘脑存在于大脑之中,是分泌荷尔蒙的复杂生化网络。这个下丘脑调整连锁反应直接对各器官和腺体下达分泌荷尔蒙的指令,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下丘脑失去这个调节的准确度能力,使得荷尔蒙受体变得麻木。因此,荷尔蒙分泌随着年龄减少,其受体的弱化机能也开始减退。

(4)长寿和衰老理论

该理论不仅研究人类长寿的原因,而且更加注重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人员通过对百岁老年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长寿有关的因素有笑口常开、知足常乐、生活有规律、有信仰、家庭和睦、自由和独立、行为有目的、积极的人生观。对于具有正常功能的长寿人群的有关研究发现,健康长寿者均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物理环境、终身参加运动、适量饮酒、维持**至高龄、饮食因素、社会环境有关的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是长寿的最重要的因素。美国最大的老年人问题研究机构——“全美老年学会”通过每年的调查分析,为老年人设计了6项保健准则:目的、锻炼、娱乐、睡眠、氧气和营养。遵守这些准则,就能促进老年人的健康长寿。

(5)其他理论

体细胞突变理论、自由基理论、细胞损耗理论、分子串联理论、脂褐质和游离放射理论、预期寿命和功能健康理论、差错灾难理论等。

2。心理学理论

老化的心理学理论重点是研究和探讨老年期的行为与发展的关系。与之相关的理论主要揭示老年人的行为是否受老化的影响、老化如何影响其行为、行为的改变是否有特定的模式、老年人应该如何应对衰老的问题。老化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同时还涉及如何运用适应能力来控制行为或自我调节。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记忆、情感、智力和动力。目前提出的老化的心理学理论有:人的需求理论、自我概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沟通。

(1)人的需求理论

人的需求理论最有代表性的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自我概念理论

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

1。反映评价。反映评价就是人们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有关自己的信息。

2。社会比较。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这就是在作社会比较。

3。自我感觉。在年少时,对自己的认识大多数来自于人们对你的反应。然而,在生活的某一时刻,你开始用你自己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这种看待自己的方式被称为自我感觉。如果从成功的经历中获得自信,自我感觉就会变得更好,自我概念就会改进。比如:有一位中风的老人经过自己的学习与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获得了康复,他的自我感觉就非常好。

(3)人格发展理论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在整个人生中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发展的任务,若能顺利地完成或胜任该任务,个体将呈现出正向的自我概念以及对生命的正向的态度,这样的人生将会趋向成熟和完美。反之,个体将呈现负向的自我以及对自我生命的负向的态度,这样的人生将出现失败的停滞或扭曲的发展现象。与此相关的理论被称之为人格发展理论或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最为完整,他将人生过程从出生到死亡分为了八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