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老年人沟通技巧课程标准 > 任务一 老年人及老年期(第1页)

任务一 老年人及老年期(第1页)

任务一老年人及老年期

案例呈现

来自南京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就跨入老龄化城市行列,是继上海、北京、天津之后进入老龄化最早的城市之一。2013年底,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已达111。16万人,人口老龄化率达20%,而江苏全省人口老龄化率为17%,全国是13。3%。2015年,6个南京人里就有一位老人。“明天我们去哪里养老”渐渐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知识准备

一、年龄的界定

1。日历年龄

指生物体从发生(或出生)到确定其年龄时所经历的实际岁月(实际时间)。日历年龄只考虑生物体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而不考虑生物体的性成熟程度或老化程度,在这一点上日历年龄与生理年龄形成鲜明对比。日历年龄有时也称为生活年龄、时间年龄、实足年龄等。

2。生理年龄

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指一个人生理学上的年龄,代表这个人的生命活力。生理年龄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生理年龄是指生理发育成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年龄亦不一定完全一致,如营养不良的人生理发育延迟,也就是生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生理年龄以正常个体生理学上和解剖学上的发育状况为标准确定的年龄,这一年龄是根据个体目前的健康状况(如细胞、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等)以及反映其健康状况的生理指标来确定的。一般来说生理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其机体内各脏器组织的活动已呈现老化,并逐渐衰竭,因此称之为“老年人”。当然,生理年龄并不完全等同于生命年龄。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疾病、营养、运动等因素的不同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的老化速度是不同的,个体差异很大。例如,同为60岁,有的人身板硬朗,精神抖擞,显得非常年轻,有的人却步履蹒跚,百病缠身,看上去很苍老。

3。心理年龄

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特征所表露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年龄并不完全一致。

心理年龄是按照记忆、理解、反应、对新鲜事物的敏感程度等计算的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似,也要根据心理测验而取得不同年龄群体的心理常模,然后与某人的心理检测结果相对照,从而得出其心理年龄。

心理年龄也叫“智力年龄”。人的心理年龄分为三个时期:0~19岁为未成熟期,20~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心理年龄在60岁以上的被认为是老年人,它反映出一个人在经历了漫长的人生中其主观感受方面的老化程度。心理年龄和生命年龄、生理年龄并不完全同步。例如,有些人年纪不大,但心理上却“未老先衰”“老气横秋”,整日意志消沉,感叹生命苦短;而有些人年纪虽大,仍然思维敏捷、动作稳健,情绪乐观,可谓“老当益壮”“人老心不老”。很明显,后者的心理年龄要低于前者。

4。社会年龄

是指一个人在他所处的环境中,被其他人在心理上所认为处在的年龄状态。并不等同于他的实际年龄。而是他处在别人心理中的状态。不是真实存在于物质世界中,而是存在于精神世界的主观判断。有时人们意识不到这点,“社会年龄”这一概念只是模糊地存在于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社会年龄指根据一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中的角色作用来确定的个体年龄,它反映的是个体的社会行为的成熟程度。一般来说,社会年龄分为三个阶段:0~17岁为未成熟期,18~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社会年龄在60岁以上者为老年人。社会年龄和前面三种年龄并非一致。人们常说某人“老年持重”,意即一个人的社会行为稳重,而所谓的“老来少”则指老年人的行为返老还童。

二、人的寿命

人的寿命由什么决定?说起来很复杂,概括起来也非常简单,只有两个条件就能决定。一是遗传基因,二是外界环境。衡量人的寿命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平均寿命或者预期寿命,它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平均存活年龄;二是最高或最大年龄,也就是在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的条件下,从遗传学角度关注人类可能存活的最大年龄。

1。平均寿命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10年前提高了3。43岁。这是迄今我国人均寿命的最新数据。

2。最高寿命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寿命的长短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它与先天禀赋的强弱,后天的给养、居住条件、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医疗条件、环境、气候、体力劳动、个人卫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这些是否意味着人的寿命就深不可测呢?并非如此,人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是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通过不断的努力,人们总能够探索出长寿的规律,准确地算出寿命的长短。长期以来,根据科学家们的细致观察,发现各种动物都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寿命期限,也就是各有不同的自然寿命。这个寿命与各种动物的生长期或成熟期的长短有一定关系。科学家巴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寿命系数”,即哺乳类动物的寿命应当为其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其自然寿命则应为100~170岁。

第二种观点是美国学者海尔弗利在1961年提出来的。他根据实验研究发现动物胚胎细胞在成长过程中,其分裂的次数是有规律的,到一定阶段就出现衰老和死亡。这与细胞分裂的次数和周期有关。二者相乘即为其自然寿命。海尔弗利的具体实验情况是这样的:他将胎儿的细胞放在培养液中一次又一次地分裂,一代又一代地繁殖,但当细胞分裂到50代时,细胞就全部衰老死亡。照此计算,人的寿命应为120岁。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