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却神色平静。他望向北方,轻声道:“陛下在等我们。季汉的复兴,不只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代人的使命。”
洛阳宫中,刘辩站在观星台上,仰望苍穹。北斗七星熠熠生辉,紫微垣光芒渐盛。
“先生,你说这天下,真的能重回刘氏手中吗?”他低声问。
蒋杰负手而立,语气笃定:“陛下已迈出第一步。废董卓,清宫禁,立威信,揽英才。如今四方响应,人心思定。只要坚持大义不堕,法令公正,任贤使能,何愁天下不归?”
刘辩握紧栏杆,声音坚定:“父皇未能完成的事业,朕来完成。母后的仇,丁管的血,所有为朕牺牲的人??朕都不会让他们白死。”
寒风吹动他的衣袍,如同战旗猎猎。
此刻,长城之外,鲜卑部落中,一名青年将领正凝视南方。他名叫轲比能,通晓汉语,读过《春秋》,常言:“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若有明主出,吾愿效犬马之劳。”
而在益州成都,年仅二十的诸葛亮放下手中《盐铁论》,对兄长诸葛瑾道:“中原将乱,荆州不可久居,宜早图巴蜀,以待明主。”
更西处,一名僧人徒步穿越雪山,携带着西域诸国愿与汉通好的国书。他法号支谦,曾受孝桓皇帝接见,如今跋涉万里,只为告诉世人:
**“汉犹未亡。”**
春雷隐隐,万物萌动。
洛阳南郊,新编练的五万禁军正在进行校阅。红旗招展,铁甲森然,战鼓如雷。刘辩亲临点将台,身穿玄甲,腰佩天子剑,目光扫过每一位将士的脸庞。
“你们可知为何而战?”他高声问道。
“为陛下!”万人齐吼。
“为大汉!”声震九霄。
刘辩拔剑指向东方:“那么,就让我带你们,去夺回属于我们的江山!”
剑锋所指,风云变色。
三个月后,孙策率江东水师溯江而上,突袭夏口,焚毁袁术战船百余艘;张绣自宛城出击,大破纪灵军于叶县;曹操奉诏东征,收服青州黄巾余部三十万,择其精壮编为“青州营”;而贾诩成功说服李?、郭汜联手南匈奴,攻陷河东郡,逼得袁绍不得不分兵回防。
关东联盟,土崩瓦解。
初平三年春,刘辩亲率大军出函谷关,在弘农与袁绍主力决战。那一夜,火光映红天际,箭雨遮蔽星辰。孙坚旧部黄盖率敢死队夜袭敌营,火烧粮草;周瑜献策,以疑兵诱敌深入,伏兵四起,斩首两万余级。
袁绍溃败,单骑逃往幽州,途中被劫杀于易水畔,首级传送洛阳。
捷报传来之日,洛阳万人空巷,百姓焚香拜贺。刘辩登太极殿受贺,正式改元“兴汉”,大赦天下,追封丁管为忠烈侯,卢植为太师,孙坚为武成王。
而蒋杰,在庆功宴后悄然辞官。
刘辩挽留:“先生何忍弃朕而去?”
蒋杰微笑:“臣之使命已完成。陛下已非昔日稚童,而是能执掌乾坤的真龙天子。此后之路,该由您独自前行。”
他离去那日,风雪满京华。刘辩送至朱雀门外,久久伫立。
多年以后,有人在庐山深处见到一位白衣老者,与一少年对弈。棋盘之上,黑白交错,宛如天下局势。
少年问:“何以为胜?”
老者答:“守正出奇,以义立信,以仁聚人。如此,则虽千万人逆之,亦可独行于大道。”
少年抬头,只见云雾缭绕,老者身影渐消。
唯余石碑一座,上书八字:
**“季汉中兴,始于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