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出自英国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AnthonyTrollope,1815—1882)的《萨克雷评传》(Thackeray,1879)第三章。1859年,萨克雷开始担任《康希尔杂志》(Theagazine)主编,特罗洛普为供稿人,两人因此相识。——译者注(若无特殊说明,本篇注释均为译者注。)
[2] 流浪汉小说,讲述了爱尔兰青年林登从军、混迹英国上流社会等一系列经历。
[3] 沃尔特·司各特(WalterScott,1771—1832),英国历史小说作家。弗洛娜,出自《威弗莱》(Waverley,1814),小说背景为1745—1746年詹姆斯党起义(或称叛乱),弗洛娜是坚定的詹姆斯党人,取材于历史人物。
[4] 梅格·梅瑞丽斯,小说《盖伊·曼纳林》(GuyMannering,1815)中的吉卜赛老妇,虽遭驱逐,但一直忠于伯特伦家族,取材于历史人物。
[5] 艾凡赫,出自同名小说《艾凡赫》(Ivanhoe,1819),小说讲述了贵族出身的主人公辅佐狮心王理查(1157—1199)平复叛乱、重登王位的故事。
[6] 奥基尔特里是小说《古董家》(TheAntiquary,1816)中的乞丐,司各特在序言中称其“具有诗人的性格和个人尊严”。
[7] 玛利亚·埃奇沃思(MariaEdgeworth,1768—1849),爱尔兰作家,以儿童故事和教育题材的著作而闻名,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拉克伦特堡》(CastleRat,1800)。
[8] 指爱德华·鲍沃尔-李敦(EdwardBulwer-Lytton,1803—1873),英国作家、政治家,代表作有历史小说《庞贝城的末日》(TheLastDaysofPompeii,1834),主人公是失明的卖花女奴。
[9] 弗里德里克·马里亚特(FrederickMarryat,1792—1848),英国海军军官、小说家,作品主要取材于海军生活中的经历。
[10] 查尔斯·利弗(CharlesLever,1806—1872),爱尔兰作家,以描写爱尔兰军中生活的小说闻名,文笔诙谐。萨克雷在《爱尔兰游记》(TheIrishSketchBook,1843)序言中将该书献给了利弗。
[11] 尤金·阿兰姆(EugeneAram,1704—1759),英国学者,因谋杀罪被处以死刑,因故事被写进文学作品而变得家喻户晓。此处指鲍沃尔-李敦创作的同名犯罪小说(1832)。
[12] 杰克·谢泼德(JackSheppard,1702—1724),小偷,曾四次越狱,并因此成为知名人物。此处指英国历史小说家威廉·哈里森·安斯沃思(WilliamHarrisonAinsworth,1805——1882)创作的同名小说(1839)。
[13] 萨克雷反对将犯罪浪漫化的作品,并创作了一部犯罪题材的小说进行讽刺,即下文所述的《凯瑟琳》。
[14] 布克劳是司各特小说《拉美莫尔的新娘》(TheBrideofLammermoor,1819)中的反派,故事讲述苏格兰两个敌对家族的一对青年男女雷文斯伍德和露西相爱的悲剧故事。
[15] 乔纳森·怀尔德(JonathanWild,约1682—1725),自封“捉贼将军”,在充当义务警察的同时掌管着一个犯罪帝国,后被绞死。在小说《杰克·谢泼德》中,怀尔德被刻画成一个阴险残忍的人物。
[16] 拉尔夫·尼克尔贝是狄更斯小说《尼古拉斯·尼克尔贝》(Niickleby,1938—1839)中主人公尼古拉斯和妹妹凯特的叔叔,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商人。
[17] 古罗马作家维吉尔史诗《埃涅阿斯记》的首句,杨周翰译。
[18] 《彼得·森珀》(PeterSimple,1833),马里亚特的小说,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年轻绅士森珀担任海军见习生的经历。
[19] 指萨克雷创作的滑稽仿作《柳树》一诗。
[20] 《佩勒姆》(Pelham,1828),鲍沃尔-李敦的成名作,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位公子哥儿在伦敦和巴黎的种种经历,包括帮助朋友洗脱谋杀罪名。
[21] 《弗雷泽杂志》(Fraser’sMagazine)和《笨拙》(Punch),萨克雷早年的作品主要发表在这两本杂志上。
[22] 参见正文第二十章。
[23] 参见正文第六章。
[24] 均出自司各特的小说《修墓老人》(OldMortality,1816,又译《清教徒》),故事背景为17世纪苏格兰长老会起义,男主人公莫顿信奉清教,女主人公伊狄斯则出身保王党家族,前三个人物出身贵族,后三个人物则为一对农户母子和教师。
[25] 《凯瑟琳》(e,1839—1840),犯罪小说,人物原型凯瑟琳·海耶斯(eHayes,1690—1726)因杀害丈夫被烧死。
[26] 出自沃尔特·司各特的小说《拉美莫尔的新娘》(TheBrideofLammermoor,1819),雷文斯伍德少爷是故事的核心人物,个性勇敢、正直,且在书中被描述为“相貌英俊迷人”。
[27] 指萨克雷最初在《笨拙》上发表的系列讽刺作品《势利人脸谱》(TheBookofSnobs,1848)。
[28] 瓦尼是司各特小说《肯纳尔沃思堡》(Kenilworth,1821)中的反派,小说背景为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讲述莱斯特伯爵为追求女王而串通侍从瓦尼隐瞒自己已婚、最终杀害妻子的故事。
[29] 助理牧师,指狄更斯小说《匹克威克外传》(ThePickers,1836)中的史的金斯先生,为人贪婪、虚伪。
[30] 《势利人脸谱》中的人物。
[31] 参见正文第七章。
[32] 《盖伊·曼纳林》中的教师,博学谦虚但不善与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