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再别康桥 > 第1章 诗歌 1(第3页)

第1章 诗歌 1(第3页)

偶然

阅读指导

此诗写于1926年5月,初载于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1928年,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五幕话剧《卞昆冈》时,又将这首诗作为第五幕中老瞎子的唱词。剧中主人公卞昆冈的爱妻病逝,为使孩子阿明有人照顾,娶李七妹续弦。之后,阿明为继母及其姘夫所害。临死前,阿明请赶来的老瞎子为其弹唱这首《偶然》,转达对父亲的爱,也表达了他对老瞎子的爱。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美文解读

徐志摩写作这首诗时,正是他与陆小曼热恋中最为煎熬的时期。他所面对的不仅是家庭与社会的压力,更有陆小曼在困境中流露出的犹豫和退却。在这种痛苦与纠结的心境下,诗人写下了这样的诗篇。云映波心是转瞬即逝的交汇,不惊不喜。虽能海上夜逢,旋即却要各奔东西。然而纵使相忆或相忘,也不改偶逢一刻彼此的光亮。诗人以两幅偶会的场景,写出了世间情爱的种种微妙,于孤寂感伤的氛围中又透露出丝丝的豁达与释然。

这首诗每节第一、二、五行的长句押韵,中间两行的短句押韵,形成了aabba的韵式。长句几乎均是一行三顿,短句为一行两顿。全诗韵致协畅,极具音乐美。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朗朗上口。卞之琳赞此诗为徐志摩诗作中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

除了音乐美,这首两段十行的小诗,在现代诗歌中,也堪称是别具一格之作。“偶然”是一个完全抽象化的时间副词,而诗人却能使之形象化,并置入象征性的结构之中,使得本诗清新隽永,余味无穷。

半夜深巷琵琶

阅读指导

这首诗刊载于1925年5月20日《晨报副刊诗镌》,后收入1928年出版的《翡冷翠的一夜》诗集中。半夜深巷的琵琶,在这荒凉沉寂的时空之间骤然响起,凄苦而哀婉。全诗整齐且富有变化,短句诗行押韵,并多次换韵,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悦耳,宛若一支琵琶曲,悲切而不沉寂,与诗既凄迷又冷艳的抒情风格相一致,达到了心曲与琴曲的统一,也使诗歌具有了形式上的美感。

又被它从睡梦中惊醒,深夜里的琵琶!

是谁的悲思,

是谁的手指,

像一阵凄风,像一阵惨雨,像一阵落花,

在这夜深深时,

在这睡昏昏时,

挑动着紧促的弦索,乱弹着宫商角徵,

和着这深夜,荒街,

柳梢头有残月挂,

啊,半轮的残月,像是破碎的希望他,他

头戴一顶开花帽,

身上带着铁链条,

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疯了似的笑,

完了,他说,吹糊你的灯,

她在坟墓的那一边等,

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

美文解读

“半夜深巷琵琶”是对特定时间特殊空间内声音的描绘。这深夜中骤然响起的琵琶声,不禁使人对此引发诸多的猜想。在夜半时分半睡半醒之间的惨惨戚戚的声响,听着不免格外惊心。紧促杂乱的旋律和着深夜中荒街的场景,更加剧了紧张的情绪。这时“他”出现了。他为何希望破碎,为何在这残月的深夜癫狂呓语?他是疯子,是囚徒,还是洞穿光阴世事的方外人?他和他背后的故事让人惊惶又令人好奇。坟墓是死与生的界限,使全诗更添了几分鬼魅的气息。“等你去亲吻”的连续使用,感情炙热、强烈而迫切,透露出“她”对于爱执着甚至偏执的追求。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