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犹太人为何如此优秀 > 第10章 为什么我不是一个异教徒(第2页)

第10章 为什么我不是一个异教徒(第2页)

犹太民族被选中作为上帝的旗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上帝选择犹太民族的先祖们在这世界上宣扬神的话语。亚伯拉罕率先发现了他的时代所流行的偶像崇拜的虚妄性。他突然意识到一个统治万物的更高力量的存在。

然而,对于造物主来说,在这地上仅仅拥有一位富有影响力的使节代表是不够的。应该长期保持的信仰之火不能仅仅是昙花一现。亚伯拉罕的真正使命是把他自身所领悟的信仰意识传递下去。

《创世纪18:19》:“因为我知道……”

亚伯拉罕所担负的使命还包括保证这种传递的质量。亚伯拉罕不仅要把这种信仰传递给他的子孙,他还负有把这种信仰一代又一代传递下去的责任。直到世界末日,我们都高擎着这信仰的火炬。

在第二个阶段,亚伯拉罕后裔的人数大大增加。他们形成一支巨大的力量。亚伯拉罕的子孙们再一次成为上帝所选定的子民。神赐十诫正是这个阶段的充分体现——在此之前,上帝已经在众人的见证下,指引以色列人走出埃及,从而证明了他们是上帝的子民这个事实。

迈蒙尼德认为正是犹太教孕育了天主教和伊斯兰教。这些宗教正是从犹太教中汲取了它们最重要的原则。在他的一篇有趣的文章中,迈蒙尼德假设,这两大宗教的出现旨在为一神论,对唯一真神的信仰准备土壤。直到当时,对唯一真神的信仰仍然是犹太教的独有遗产:

“那人(耶稣)以及他之后的以实玛利人(穆罕默德)的所有言语,仅仅是遵循弥赛亚的道路,让整个世界皈依唯一真神的信仰,正如纸上所写的:‘因为那时我会让人们改说唯一明确的语言,从而让他们都尊耶和华(犹太人对上帝的称呼)之名,并以一个肩膀为神服务。’”

这又如何去实现呢?这个世界已经充满了弥赛亚的言语,也充满了托拉(犹太律法)与戒律的文字,而所有这些都已经传递到遥远的岛屿,传递到许多人那未受割礼的心灵之中。而他们正在谈论它们和托拉的戒律。

(《密西拿》,《国王与战争之律法》,第11章)

所以,有些人认为犹太民族那令人难以置信的流散正是为了实现这个使命。犹太民族流散在世界几乎所有可能的地点这个事实,已经把犹太教的这些崇高的思想带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犹太人的存在是对各种民族文化的挑战,而事实上,最终这些民族接受了犹太教的基本假设,并把它们转变为大多数宗教的基本原则。

然而,作为一个犹太人还有更深刻的意义

诗人纳丹·奥尔特曼(NatanAlterman)描写了“犹太特质”(Jewishpoint),深刻地表现了每个犹太人发自肺腑的犹太精神,即使从外在表现和行为上来看,他们与非犹太人没有任何区别。

在犹太人的灵魂中,

我们总会听到,

那永远的等待,

等待着犹太民族荣耀的日子。

犹太的火光……

规定了犹太人的模样,

白丁还是智者,聪明还是愚蠢,

是朋友,还是仇敌,

是最卑贱,还是最出色,

他不能,

但他不能,

缺少了犹太的火光,

他便不能成为一名犹太人。

而各色的敌与友,

已在寻找他古老的灵魂。

但这个民族的奥秘在于——所有这些苦难,

仅仅引领这个民族走向那荣耀的日子。

因为对于那些来毁灭我们的人,

犹太的火光,永远闪耀。

然而,并不是奥尔特曼创造了“DasPinteleYid”(意第绪语:犹太特质)这个短语。在波兰、加利西亚、白俄罗斯和匈牙利,以及其他欧洲犹太人口中心,这个短语尽人皆知。犹太特质存在的事实最初是由哈西德哲学的创立者们所确定的。

《斯法特·埃梅特》(SfatEmet)一书的作者,波兰哲勒卡西迪姆地区的耶胡达·阿耶·奥尔特(YehudahAryehAlter)拉比,在一百多年前,最终写下了犹太精神的本质,以及犹太精神与天国之父之间无条件存在的联系。

他写道:“哲学家们质疑怎么可能掌控人们心中的爱,但在事实上,以色列人从一开始便坚持对唯一真神的信仰与联系……而通过这种信仰,你们能够唤醒他们的爱。”

在文章中,他提到在以色列人的灵魂中存在着“无形的爱”。只要他们遵循犹太律法便能感受到这种“无形的爱”,而以色列人可以每天唤醒这种爱。

在利亚迪的什纳·扎尔曼拉比(RabbiShneurZalmanofLiadi,距今两百多年前的第一位查巴德-哈西德[75]哲学导师)的《坦尼娅》(Tanya)一书中也流淌着同样的思想。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