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你是你吃出来的2思维导图 > 人人都能用的糖尿病食谱不用也罢(第1页)

人人都能用的糖尿病食谱不用也罢(第1页)

人人都能用的糖尿病食谱,不用也罢

在我眼里,血糖高是一个现象,出现并发症才能说它是疾病。

就如同一条河,我们看到了河水中有一些塑料瓶子,这是一种现象,当瓶子越来越多,堆积到下游堵塞了出口,才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现在的西医只管理下游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对症治疗,即便是看到了血糖高(中游现象),也是用药物去降低血糖,治标不治本。正确的做法是从上游进行治理,通过现象找到背后的诱因——河水里的瓶是从哪里来的?阻断来源,禁止人们往河里扔塑料瓶子,这才是真正的治本。

血液中的血糖含量我们可以测出来,当高于正常的血糖数值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要知道,这是现象,它的上游因素是什么?这个诱发因素是否还存在?是不是已经引起了下游某个器官的障碍、代谢的紊乱?严重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我们要关心的。

糖尿病,简单说就是患者体内的血糖值过高。造成血糖值高的因素是什么?是血糖的来源太多了,还是血糖的消耗受阻?在对身体状况有全面认知后,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

很多人都特别希望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糖尿病食谱,按照这个食谱安排每天的饮食,搞定血糖。但是我告诉大家,没有这样的食谱!

为什么?

首先,适合大多数人的是大众营养,而解决糖尿病问题用的是临床营养。

大众营养是指如何满足正常人的营养需求,强调适合大多数正常人使用的方法,而临床营养强调个体化的营养需求,讲究营养诊疗流程,要随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要看治疗效果。这样一来,要考虑的问题就多了,不仅仅看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还要看他血糖值变化的规律、体内胰岛素的储备情况,有没有合并症和并发症,平时的用药情况,运动、情绪等因素。总而言之,因人而异。

其次,疾病诊断和营养诊断不是一回事。

糖尿病是疾病诊断,不是营养诊断。同样是糖尿病患者,他们的营养状态会有很大差异,有的患者很胖,有的患者很瘦,有的患者有合并症,有的患者除了血糖高外没有其他问题。

糖尿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影响的器官程度不同,要进行管理的目标也不一样。

由于每个糖尿病患者的营养诊断不一样,就决定了在营养调整方面不可能一个营养处方走天下。

最好的糖尿病食谱应该是个体化的、有治疗意义的、可执行的。

糖尿病前期,关注合并症和并发症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血糖超过正常值,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可以正常,也可以在6。1~7。0毫摩尔升,如果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后血浆血糖值处于7。8~11。1毫摩尔升。

糖尿病前期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个人是不是已经有合并症和并发症。例如,是不是合并了高血压?是不是有明显的腹部肥胖?是不是已经出现了下游问题,例如,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患者、脑卒中患者、肾病患者血糖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有很多。

我有个54岁的男患者就是这种情况。

他属于稍微胖一些的类型,BMI=27,有高血压症状5年了,血糖有轻度升高现象,空腹血糖值6。2毫摩尔升,平时吸烟很多,饮酒很少,不爱运动,饮食上只管吃饱、吃好,不管是否吃对。他既往没有心脏病史,没有脑卒中史。

由于血糖升高得不多,也没有什么不舒服,他一直很不在意。但在我们医生看来,这种患者属于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所以建议他做一下心脏方面的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前降支堵塞70%。

所以,不要觉得血糖不算太高就毫不控制,这个信号给你的提醒,远不止是否诊断出糖尿病这么简单。

糖尿病期,还要关注用药问题

当一个人的空腹血糖值≥7。0毫摩尔升或餐后血糖值>11。1毫摩尔升时,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要排除一些特殊情况引起的血糖高,比如,应激反应、慢性肝病、甲亢、应用激素等)。此时你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合并症和并发症问题,还要关注这个患者的用药问题。

一般患者到了糖尿病期,就要搞清楚他在用哪种降糖药,怎么吃的,打胰岛素打了多少单位,血糖最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胰岛素功能情况怎么样,还有没有修复的可能性,等等。

帮他调整饮食、鼓励运动的同时,一定要勤查血糖,防止低血糖情况。

在糖尿病的饮食管理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的不是饮食与药物的配合,而是药物与饮食的配合——以有效饮食结合运动为主,来平稳血糖,防止并发症出现,同时要严密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值下降的程度,逐渐减少药物剂量。

很多人查血糖很勤,血糖值低了多吃饭,血糖值高了少吃饭,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因为血糖值低了,很有可能是由吃药多了或者运动多了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前一顿吃饭不正确造成的,应该找到准确原因,再亡羊补牢。

很多人在这一点上都存在误区。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