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你是你吃出来的2思维导图 > 胰岛素以一敌五做错了等于釜底抽薪(第2页)

胰岛素以一敌五做错了等于釜底抽薪(第2页)

胰腺分泌多少胰岛素受许多因素影响,不以主观愿望为转移。要想让胰岛素分泌能力永葆青春,永不衰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让胰腺的β细胞太疲劳,并且要增加结构性营养素,也就是肉、鱼、蛋、奶中的蛋白质、磷脂、胆固醇等结构营养素。尤其是氨基酸,它是胰岛素这种蛋白质类激素最基本的原料,因此,在糖尿病饮食中,蛋白质和脂类营养素要比一般人多一些。

我们都知道,缺乏胰岛素会得糖尿病。

如表18所示,1型糖尿病患者属于胰岛素分泌障碍。2型糖尿病患者刚开始时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量往往大于正常人,但此时血糖正常,人们往往不会发现危险即将来到,依然喝酒,吃很多主食,还不运动。之后,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减少,血糖开始升高,这个时期叫作胰岛素相对不足阶段。到最后,胰腺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越来越少,于是2型糖尿病患者也出现了类似于1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胰岛素绝对不足。

表18 不同糖尿病类型的胰岛素表现

胰岛素的工作量是紧随血糖变化的,血糖一上升,它马上就出动,把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打开,让血糖进入细胞转化为能量,同时将葡萄糖转化成糖原或者脂肪。

如果我们总是吃一些升糖很快的食物,比如馒头、米饭、面包,进食后就需要很多胰岛素迅速把这些血糖处理掉,吃得越多,胰岛素分泌越多。如果三顿饭都是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又没有有效的运动消耗过多的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就会增高。而血液中的葡萄糖越多,胰腺β细胞生产胰岛素就越努力,负担也越大。

长此以往,胰腺β细胞不堪重负,就会慢慢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再不注意,就会发展成糖尿病。

如何减少胰腺β细胞的负担呢?

第一,每一餐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要少,可以少吃多餐,也可以用混合食物降低升糖指数。

第二,多给胰腺β细胞提供修复自己的原料——蛋白质、磷脂、胆固醇,饮食中增加鱼、蛋、肉、奶的比例。

第三,帮助胰岛素消耗多余的血糖。多运动可以增加肌肉上胰岛素受体的灵敏度,使细胞更多地消耗葡萄糖,肌肉里贮存葡萄糖的能力也有所增强。

胰岛素抵抗也许是好事

一个人在真正出现糖尿病之前,也许胰岛素抵抗的问题早已经存在了,在这个时候及时察觉,进行有效干预,减轻胰岛素抵抗,减轻胰腺β细胞的负担,发展成糖尿病的进程速度就会延缓,甚至有可能不发展为糖尿病。

什么是胰岛素抵抗?简单地说就是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不灵敏了,不太愿意和胰岛素结合。

胰岛素受体在细胞膜上,不同细胞有不同数量的胰岛素受体,例如,每个红细胞膜上有40个受体,而每个肝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却有20万个以上的受体。胰岛素到达血液后,要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降血糖的功效。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关系很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有一对一性。二者结合之后,立即激活酪氨酸蛋白激酶,从而促使细胞膜下面的胰岛素底物分子Ⅰ与细胞内的某些靶蛋白结合;紧接着,结合之后的产物又激活了与糖、蛋白和脂肪代谢有关的酶,于是葡萄糖进入细胞,葡萄糖在细胞质中进行无氧酵解;之后,进入线粒体,进入有氧氧化阶段,成为能量的提供者。或者,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合成为糖原,储存起来,留着以后用。或者,进入糖变脂的转化模式,合成为脂肪组织。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的同时,还会抑制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等功能。

这很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旦推倒第一块骨牌,后面的连锁反应是不可阻挡的。而推动第一块骨牌的触发因素,就是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可见这一步多么重要。

而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就像一把生锈了的锁,无论细胞外面有多少葡萄糖在徘徊,并且拼命刺激胰岛素的大量分泌,都打不开它,导致大量葡萄糖被挡在外面,多米诺骨牌就这样停在了第一步。

近些年来,科学家在研究胰岛素受体上花了大量的精力,试图采用某种药让这个不敏感的“锁”敏感起来,但是临床实验效果非常差,不良反应也很多。

这种胰岛素抵抗现象可以持续几十年,那么,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呢?

我认为,胰岛素抵抗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

细胞需要多少葡萄糖,是由细胞需要多少能量决定的,就如同一个锅炉需要多少燃煤是由供暖多少来决定的。假如,现在一位山西煤老板,手上有很多煤,一个劲儿地往电热厂送燃煤,电热厂的采购部领导会说:“现在还不是冬季,我不需要这么多燃煤。”煤老板说:“我这里煤太多了,你帮我消耗一下。”电热厂领导肯定会婉言谢绝:“我的地方有限,不能放这么多煤。到冬天我们这里用煤会多一些,那时再多给我们送一些。”

同理,如果没有胰岛素抵抗,细胞外液增多的葡萄糖随意进入细胞内,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就会引起高渗,水分子随之进入细胞,细胞肿胀,死亡。人体细胞为了不让这里的高渗透压影响自己的工作,只能把大量的葡萄糖阻挡在外。

面对胰岛素抵抗,我们要做的是:

理解胰岛素抵抗的出现是因为细胞不需要这么多能量供应。

糖尿病非药物治疗的关键是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的意思是不要吃太多碳水化合物,迈开腿的意思是增加运动,提高细胞对能量的需求。

细胞对氧的需求多了,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自然就会增强。有氧运动可以增加有氧代谢的能量,力量运动可以增加葡萄糖在肌肉中的储备,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做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运动。

空腹血糖高,先考虑前一天晚饭吃了啥

影响血糖值高低的关键因素有很多,包括饮食、运动、情绪、胰岛素抵抗、体内胰岛素分泌量、药物等。

为了诊断准确,糖尿病患者往往要做几项与血糖有关的化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馒头餐试验等。

空腹血糖是指从前一天晚上到隔天早晨,12小时内没有进食的情况下测出来的血糖值。

夜里一直卧床,除了去厕所,可以说没有任何运动,那空腹血糖升高与哪些因素关系密切呢?

·前一天的晚餐。

这是要首先考虑的。如果患者前一天晚餐吃得过于简单,比如,吃了一碗清汤面,会引起胰岛素大量释放,入睡后可能出现低血糖现象——出虚汗,心悸,肢体震颤等。人体在低血糖时会调动机体应激反应,升血糖的激素就会增多,还会调动释放肝脏内贮存的糖原,甚至促进糖异生的发生,这种情况下空腹血糖会升高。

·胰岛素不足。

一般人餐后2~3小时血糖能够降到正常值,而当胰岛素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时,几小时都不能降到正常值。

·情绪。

焦虑抑郁的人经常在后半夜醒来,情绪的不快会引起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促进糖异生,造成空腹血糖的升高。

·药物。

如果用药过多,造成了药物性低血糖,人体反射性地升高升血糖激素,释放糖原或者进行糖异生,会造成清晨血糖值升高。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