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也不能全怪格鲁夫曼。公司首次发行股票优先分配给合作伙伴的领导人,这是业内的普遍做法。斯皮策不用调查也能知道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华尔街上上演。当然威尔承认这不是一条好的潜规则。这种做法不符合法律规范,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但是斯皮策拿行业潜规则来刁难格鲁夫曼,显然是剑指格鲁夫曼背后的花旗集团。这条指控对花旗来说,几乎是毫无还手之力。因为它毕竟发生过。
这是威尔心情败坏的真正原因。
调查组在所罗门美邦首次股票分配这个事情上纠缠不休,让格鲁夫曼很难受。这种事情是花旗高层决定的,又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投资分析员所决定的,询问他,不就是给他找难受吗?
他预感到,无论他怎么回答,都不是最好的回答。
如果断然否定,但这件事情毕竟发生过,这等于是自己在全国人民面前说谎。一个被贴上说谎标志的股票分析员是再也不会获得信任的,就等于他的职业生涯玩完了。如果承认了这件事,那就等于自己在帮着调查组指控花旗集团,威尔肯定是不会原谅自己的,自己在花旗的职业生涯也宣告玩完。
这是一个两头堵的问题。别说是格鲁夫曼,就是换作精于法律的普林斯,在这个问题上也不敢贸然作答。他一样会支支吾吾,格鲁夫曼真是值得同情。但作为行业潜规则的替罪羊,谁来同情花旗呢?
威尔只好再一次花钱消灾。但是这次消灾并不彻底,在2004年花旗集团被世通公司的投资者集体起诉,花旗集团为此支付了高达近30亿美元的调解金。这是后话。
花旗集团仅仅从世通公司赚取了一亿美元的利润。但这一亿美元的利润就像一把刀子割开了花旗的伤口,让威尔及他的继任者普林斯不得不花上数倍于这笔资金的医疗费来医治。这是个沉痛的教训。
4.不是人情惹的祸?
格鲁夫曼带给威尔及花旗集团的震动绝不仅仅是世通公司一件事。格鲁夫曼始终坚持自己对世通公司的评价完全是出于自己的认知,而未受到任何外界的影响。这种辩解让公众很无语。就连报纸评论员都说:如果我们不能从他嘴里掏出内幕,那么我们只好相信他也是一个较为容易受骗的人罢了。
最终这种调查只能不了了之,因为知道实情的只要格鲁夫曼一个人。谁知道他在分析世通公司股票时是否考虑了他与爱巴斯的私交呢。在这个事情上,其实最大的受害人是花旗集团。公众自然不会紧紧揪住格鲁夫曼不放,揪住不放也没啥意思。由于他来自于花旗集团,这就让公众很容易产生一种感觉:天哪,这个无赖居然是花旗集团的,看来花旗集团的领导真要好好纠正一下自己的用人眼光。
威尔也考虑到这一点。在世通事件爆发后,看到格鲁夫曼在听证会上的拙劣表现,威尔的内心已经起了杀心,他决定留给格鲁夫曼在花旗的日子已经为数不多。只不过威尔现在正在合计的是将格鲁夫曼辞掉需要支付多少赔偿金。要知道这个家伙的年薪是2000万美元,赔偿金数目也不是小数。
但威尔万万没想到,这个目前看起来已经足够让人头疼的家伙所惹下的更大祸端还在后头。
在1999年底的时候,格鲁夫曼做了这样一件事情:他调高了对AT&T的评级。AT&T的中文译名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这家公司的股票在他的推荐下,价格暴涨。当时大家还是很相信格鲁夫曼的。
按理说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作为股票分析员的格鲁夫曼可以改变自己对某只股票的看法,以此来决定是否向公众推荐。并且任何分析员对某只股票的评价不可能长期不变,都是动态变化的。
但是媒体有着合理的怀疑理由:格鲁夫曼长期不看好AT&T是出了名的,他甚至曾说过类似于除非自己的头脑发昏才会相信AT&T的股票值得买进这样的话。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AT&T长期不看好的人,突然将AT&T股票的评级调高到买入,这里面是不是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媒体给出了惊人的结论:当时的背景是AT&T有着高达上百亿的债券等着和债券公司合作进行发售,而威尔正是为了承揽到这笔业务,才不得不指示他手下的这位明星级分析员更改对AT&T的评级。也就是说:格鲁夫曼对AT&T的评级是基于上司的指示而发出的,是基于花旗集团的利益发出的。
这个结论具有极其明显的指控意味:一方面指控格鲁夫曼的职业操守并不值得信任,仅仅因为上司施加压力就昧着良心屈服,从而欺骗公众。这和调查组对格鲁夫曼在世通评价中的指控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是说明花旗集团并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公司,他们为了自己的利润,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尽管这个结论的支撑依据并不是那么充分,甚至有推断的成分,但在目前的局势下——格鲁夫曼正在被调查,美林公司、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等各大金融企业正在疲于应付斯皮策的各种怀疑,公众还是很容易相信格鲁夫曼以及威尔一定在对AT&T股评中隐瞒了事实。大家都义愤填膺。
挖出格鲁夫曼这件陈芝麻烂事的报道是在格鲁夫曼参加听证会一周后发生的。格鲁夫曼还在为如何应对接下来的调查而愁眉苦脸,威尔甚至还未从获得年度最佳首席执行官的高兴劲儿中走出来,他们就不得不共同应对这件因报道而引起的麻烦事。威尔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个时刻这样痛恨那些嚼舌的记者。
但他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为了显示他在这个事情中足够坦**,他不得不耐心地和颜悦色地向大家解释。按照威尔的说法:他本人并不是十分热衷于购买股票,他的精力多数用在对花旗集团的经营上,但在1999年前后的时候,他觉得阿姆斯特朗领导的AT&T公司业绩不错,就花钱购买了一些。
但这时他发现格鲁夫曼对AT&T股票的评价并不看好,或者甚至AT&T的股票都没有机会进入格鲁夫曼的法眼,这让威尔觉得格鲁夫曼的做法对AT&T来说不公平。他就利用私人会谈的机会对格鲁夫曼说:我觉得AT&T的业绩不错,你应该好好研究这只股票。如果你有兴趣并且有必要和阿姆斯特朗见面会谈一次,我可以替你把他约出来。格鲁夫曼接受了他的建议,就要求威尔安排他和阿姆斯特朗的见面。
按照威尔的描述,格鲁夫曼和阿姆斯特朗的面谈没什么猎奇之处。就像是一个股票分析员参加某家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说明会一样,格鲁夫曼问了阿姆斯特朗几个他比较关注的问题之后,就迅速地离开了。会谈是年中进行的,而格鲁夫曼又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进行研究,才在年底的报告中陈述出来。威尔说,如果他授意格鲁夫曼这么做,就没必要等上几个月时间。另外他相信格鲁夫曼是一个意见独立和人格独立的人,他不会因为别人而隐藏自己的真实看法。
媒体在报道威尔所叙述的一切时,总是不忘用质疑的口气引导公众:你相信他说的一切吗?当领导向下属表达他的评价时,会有多少下属不管不顾领导的意见而坚持自己的观点?又有多少人在老板的帮助下结交了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板而能使自己对这家公司的评价保持客观和冷静?
你相信这一切吗?
格鲁夫曼像是一个毒瘤长在了花旗集团的躯体上,威尔最好的办法就是切掉它。在2002年8月的时候,花旗集团宣布将格鲁夫曼解雇。为此他们支付了高达3000万的薪水及赔偿费用。
但是事情并不能随着格鲁夫曼的离开而结束。相反,出乎威尔和普林斯意料的是,斯皮策又在格鲁夫曼的内部邮件里发现了新的令人眩晕的信息:格鲁夫曼居然声称调高对AT&T股票的评级是为了帮助威尔。当时威尔和里德正在为谁成为花旗集团唯一的领导者而暗自斗争,而AT&T的总裁阿姆斯特朗就在花旗集团担任董事。为了拉拢到阿姆斯特朗这一票,威尔让他修改了对AT&T的评级。
格鲁夫曼居然还在邮件里称:通过利用威尔的影响力和名声,他的两个儿女得以进入到一所高贵的学校。言外之意,这是威尔对他的回报。他很乐意与威尔合作和交易,他们双方各有所需。
这可是个重磅新闻。这等于格鲁夫曼指控了威尔,形势对威尔极其不利。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威尔可能面临入狱的危险。但是又有谁能证明这不是真的呢?威尔即便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但威尔绝不是甘于束手就擒的人。格鲁夫曼发送邮件的对象是花旗集团的一位女客户。他从心理学的角度为自己辩解:格鲁夫曼这哥们就是为了讨得这位女客户的欢心而主动吹嘘自己,从他们其他的往来邮件中,可以清晰地显示格鲁夫曼和这位客户有性关系。这让威尔声讨格鲁夫曼说的一切都不可信。
但是又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呢?难道整个事情就如同威尔自己所辩称的那样:他邀请格鲁夫曼关注AT&T股票完全是因为自己看好这只股票而没有受到阿姆斯特朗在花旗集团担任董事的影响?难道这一切事情都符合法规及市场经济的特点而没有丝毫的人情在里面?难道不是人情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