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花旗bot > 第一章 花旗凭什么不死(第4页)

第一章 花旗凭什么不死(第4页)

马哈拉斯并不是谎言的起点。他所传递的信息来自下属。

伦道夫·贝克是深得他信任的副手之一。戴维·布什内尔是花旗的首席风险官。贝克和布什内尔两个人居住在同一个社区里,布什内尔刚好可以开车送贝克回家。

他们两人偶尔还出海钓鱼,曾经有一次因为游船没油而被困于湖面上。

他们良好的私交使布什内尔放松了对贝克所负责的债券业务的监管。有时候为了追求利润,他们两人甚至合谋采取一些不合乎规范的手段。

每当评估交易风险时,马哈拉斯不仅从贝克那里听到交易是安全的,还能在布什内尔那里得到对交易的鼎力支持。虚假信息由他们提供,使马哈拉斯感觉良好,并经由他递到普林斯那里。

然而,如果纸里包的是火,终究是包不住的。2007年10月1日早上,刚刚来到办公室的马哈拉斯立即召集贝克开会。抵押贷款业务已经成为华尔街最热门的词语,崩盘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贝克,抵押贷款业务会不会出大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准备坏账准备金?”马哈拉斯不安地问。

“也许会有问题。”贝克犹豫地说,“但不会是大问题,我并没有感到有多么严重。”

“我们还是要作些准备。”马哈拉斯说,“警告投资者,我们要为次贷资产提取坏账准备金。”

在这天上午,投资者看到了花旗集团关于为次贷资产提取13亿坏账准备金的声明。

普林斯开始有不祥的预感。

2007年10月上旬,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开始崩盘,华尔街的空气中到处都是慌张和不安。

“我们到底亏损了多少?”普林斯开始责问马哈拉斯。

他的语气犹如当年。当年为了追求利润,普林斯每天都逼着马哈拉斯扩大债券业务。

“我们到底还能扩大多少?”这是普林斯当年的问话。现在,这种语气又回来了。

“在第三季度我们亏损了65亿美元。你知道,亏损的不止我们一家。这是一场大家都参与的游戏。既然游戏出现了问题,任何一个玩家都别想逃掉。”马哈拉斯辩解说。

普林斯被65亿美元这个数字所震惊。他曾想到次贷资产会有问题,但万万没有想到这么严重。

“你让我如何向投资人汇报?”普林斯开始气急败坏。他一直是个绅士,现在却完全不顾形象了。

“那是你的事情。”马哈拉斯破罐子破摔,“我的事情就是向你递交辞职报告。”

说完,马哈拉斯扬长而去。普林斯呆呆地看着窗外,他觉得自己像是濒临死亡一样沉重。

花旗集团被一条可怕的谎言链拖进了危机之中。在这个链条上,谁在有意说谎,而谁又是无意的?

道德和制度为什么在利润面前毫无力量?

普林斯想不明白这些。

4.假如戴蒙还在

戴蒙一度被华尔街认为是威尔的接班人。他和威尔的关系太非同寻常了。自从1982年起,戴蒙就一直跟着威尔混。当时,威尔尚在美国运通公司主事,戴蒙刚从哈佛商学院毕业进入运通公司工作。

1986年,威尔因为权力斗争的失败不得不选择离开运通公司。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戴蒙居然也跟着辞职。当听到戴蒙说“跟着您是我最明智的选择”时,年长戴蒙二十多岁的威尔流下热泪。

他们利用从运通公司得到的5000万美元起家,1986年接管巴尔的摩商业信贷公司,1988年并购泛美公司,1989年再并购巴克莱金融公司,1993年成立旅行者集团,1998年与花旗银行合并成立花旗集团。戴蒙跟着威尔南征北战,居功至伟。在华尔街人眼里,戴蒙是威尔最理想的继任者。

但是,谁能想到戴蒙会被威尔驱逐呢?

1998年10月初,在完成新花旗的合并之后,威尔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携带他们的家属搞了一次聚会。威尔希望通过这种聚会增加原本属于旅行者高管和花旗银行高管之间的认识和友谊。

但令威尔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种有点“半官方”的社交会上,自己的两大干将居然起了内讧。戴蒙因看不惯威尔另一助手原所罗门公司首席执行官摩恩,当场打了对方。这让威尔极其恼火。

“是戴蒙的错,他必须离开。”威尔毫不避讳地向其他高层说。

威尔其实早就看不惯戴蒙了。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进行合并,新的董事会共有18个名额,每家公司各占9名。被任命为花旗集团总裁的戴蒙居然没有资格进入董事会。

“要是不让戴蒙进入董事会,他会很失望。”有人这样提醒威尔。

“我们不需要顾及个别人的情绪,我们需要一个成熟的董事会。”威尔在讽刺戴蒙过于年轻。

戴蒙听到自己不能进入董事会的消息后,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这可是近几年来从未发生过的事。

也许这就是戴蒙为什么会在聚会上冲动的原因。他的内心有不满情绪,他需要释放。

但是冷静之后,他立刻感到后悔。

“对不起,我不应该那么做。”聚会还未结束,戴蒙就为自己的冲动道歉。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怎么能够挽回呢?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

是戴蒙给予了威尔对他进行屠杀的机会。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