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苏东坡传原版 > 四 也无风雨也无晴(第1页)

四 也无风雨也无晴(第1页)

四 也无风雨也无晴

元丰六年早春就这么快快乐乐过完了。眼看暑气渐生,酷夏将至,古耕道来找苏学士,对他说:听说沙湖一带有几十亩上好的水田要卖,不知学士有没有兴趣?

到这时苏轼和家人商量卖宅买地的信还没有回音,“买地”二字暂时无从谈起。但古耕道帮忙,自己若一口回绝也不好,就答应古耕道,第二天一起去看地。

古耕道走后天也晚了,朝云到厨房去做晚饭,苏轼一个人在院里坐着乘凉,却见东坡走上一个出家人,一件灰布僧袍破成了鱼网,脚上是穿成两半的烂草鞋,头发约有一寸长,不知多久没洗过,沾得一缕一缕,满脸乱蓬蓬的胡须,手里拄着竹杖,一时认不出来,正注目看他,那和尚已经走到苏学士面前,直眉瞪眼地说他:“看什么!见了和尚连碗水都不给?”

到这时东坡居士才认出:这不是于潜诗僧参寥大和尚吗?

参寥忽然到了黄州,苏轼喜出望外,忙把参寥迎进雪堂,见他衣衫褴褛面容憔悴,这才想起问人家:“怎么到黄州来了?”

参寥淡淡一笑:“老兄被贬黄州三年,也不知过得怎样,我不放心,,来看一眼。”

这么说参寥是凭两条腿从杭州走到黄州来的!

无常是苦,因为“无常”是个幻境,种种都是假的,由此生出的“贪瞋痴慢”也是假的。看看参寥大和尚,几千里艰苦跋涉对他而言浑如无物,从杭州走到黄州只是“来看一眼”,就像早晨去邻居家串门儿,中午吃个饭,晚上溜达着走回来……单这一句话,贪瞋痴慢、苦乐酸甜、争长较短,种种“幻象”都被大和尚看破了,说破了。

看着眼前又脏又破的和尚朋友,苏轼满心敬佩,一肚子感激,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参寥和尚把东坡居士在东坡的“家当”看了一眼,连连点头:“子瞻老兄好本事!到黄州三年,都以为你吃尽了苦头,哪知才兄不但混得挺美,还置下这么一份家业!”

苏轼忙说:“这算什么家业?我的‘家业’你还没见呢!”拉着和尚到耳房,指着一口黑乎乎的大瓮,“这是我自己酿的好酒,比外头卖得还香甜,大和尚一定要尝尝。”

苏轼请参寥喝酒是半开玩笑,以为和尚八成不答应。哪知参寥立刻说:“要是店里沽的酒就算了,夫子亲手酿的,我倒要尝尝!”又加上一句,“我酒量大,不喝便罢,一喝就是一斗。”

苏轼忙说:“不怕,瓮里还有三斗酒呢!”

当天晚上苏轼亲自下厨烧了几个好菜,参寥大和尚真就与他推杯换盏喝起酒来。

参寥和尚忽然不守清规,大口喝酒,一来和老友相见心里高兴;二来参寥最近遭人陷害,已经做不得和尚,“守戒”二字对他没什么意义了。

也真像参寥自己说的,他这酒量十分惊人,一碗接一碗,不大功夫真就喝了半斗酒,脸也红了,话也多了。这时苏学士对参寥提起:“我请人帮忙找了块地,明天去看。”

一听这话参寥颇为不解:“黄州离京师这么远,你在此处买地,回京以后怎么照看?”

听参寥和尚说醉话,苏学士哈哈一笑:“京城?京城在哪儿我都忘了!明天看好了地就买下来,一家大小在黄州落户。‘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何远之有?”

参寥把苏学士看了半天,觉得他这话像是认真说的,这才问:“老兄不日就要回京做大官了,怎么倒说‘黄州落户’的话?”

看样子参寥和尚醉得不轻!

苏轼把手一摆:“什么官不官的!我这辈子只是‘黄州’的命,挺好……”

苏夫子有时候糊涂得出奇,结果他说实话参寥却不信,连连摆手:“我又不是那帮小人,憋着算计你,夫子瞒我干什么?朝廷局面败成这样,不起用你们这些人怎么办?”

东坡居士并非装糊涂,他是真糊涂!结果参寥的话老苏听不懂:“朝廷有蔡确、李定那帮禽兽,哪用得着我?”

参寥平时爱开玩笑,喝了酒之后说得都是直话:“你也知道他们是帮禽兽,如今变法弄得一败涂地,圣上还能再用这帮人?当然要用你们这些人换下这帮禽兽,这还用说?”

参寥这话苏夫子还是听不懂,瞪着眼问:“变法哪里败了?我看不出……”

“前年灵州、永乐之败夫子没听说?”

苏轼连连摇头:“那是用兵不当,与变法无关……”

“怎么无关!‘变法’是为了敛财,敛财是为了用兵。如今仗都打败了,岂不是变法全盘失败吗?”参寥把苏轼看了半天,这才看出东坡居士说的不是瞎话,顿觉诧异,“夫子平时反对变法,今天怎么说得全是反话?”

为什么忽然说“反话”?东坡居士真闹不清。回头一想自己也笑了:“倒不是说反话。只是我觉得皇上还未醒悟。当年在杭州做通判的时候见过一位海月大和尚,他对我说:天下人都是先生儿子、后取名字;可当今‘变法’却是先起名字、后生儿子,咄咄怪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