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她。”她先开口,声音稚嫩却带着奇异的威严,“我是她最初许愿时的心念,被封存在第十一朵花的源头。”
老僧合掌低首:“原来如此……花未果,魂先归。”
小女孩看向阿洛:“你们担心人们误解‘重逢’的意义?”
阿洛点头:“他们开始逃避现实,觉得活着只是等待死去。”
“那就教他们区分两种想念。”小女孩说,“一种是‘我要去找你’,一种是‘我带着你活下去’。前者是终结,后者才是延续。”
她抬起手,指向天空。那颗蓝星微微闪烁,随即投下一束极细的光线,贯穿大气,落在槐树顶端。光柱中,浮现出一段影像:
无数画面快速掠过??母亲哺乳婴儿、农夫播种稻谷、医生抢救病人、教师批改作业、恋人牵手漫步……每一个场景结束时,都会有一缕微光升腾,飞向星空。
“这些才是真正的献祭。”小女孩说,“不是用记忆换取通道,而是用生命延续爱意。种一棵树,养一个孩子,写一本书,救一个人……这些都是在替逝者继续活着。”
云寂眼中泛起泪光。
“所以小禾的选择,从来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是的。”小女孩微笑,“她烧尽记忆,是为了让更多人记住该怎么活。”
话音落下,她的身影渐渐淡去。最后一瞬,她回头望了一眼世界,轻声说:
>“别怕告别,只怕从未好好活过。”
翌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山谷。
槐树新生了一片叶子,通体湛蓝,脉络如星轨流转。风过时,叶片发出清越之声,宛如风铃。
阿洛将其命名为“继光叶”??象征传承而非终结。
随后几个月,全球掀起一场名为“承愿行动”的运动。人们不再仅仅纪念逝者,而是承诺替他们完成未竟之事:有人替战死的父亲参军守边疆,有人替病逝的女儿捐建图书馆,有人替自杀的朋友创办心理热线……
每一个承诺都被记录在特制的“承愿碑”上,碑文不用名字,只写一句话:
>“因为你爱过我,所以我更要好好活着。”
十年过去。
槐树已蔓延成林,覆盖半个山脉。每逢冬至,万千树叶同时飘落,紫蓝交织,如雨如雪。人们不再焦急等待“回应”,而是主动写下信件,投入无字炉中。火焰燃起时,总会有人抬头看天,笑着说:“今天星星眨得特别勤。”
阿洛成了最老的守林人。他不再研究公式与频率,只每日清扫落叶,修剪枯枝。有人问他是否后悔当年没能阻止小禾跳入星门,他笑着摇头:
“她不是消失了,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我们说话。你看,风来了,树叶响了??那就是她在回答。”
第一百三十年的春天,云寂离世。
他的骨灰被撒入槐树林,据说当晚整片森林同时开花。每一朵都是半金半墨,花瓣舒展时,空气中浮现出无数细小光点,缓缓升空,汇入银河。
科学家检测到一次短暂的量子潮汐,方向直指终焉回响星。而在那一刻,遥远星域中,一颗新星悄然亮起,形状如同一朵绽放的槐花。
多年后,有孩童问老师:“小禾姐姐还活着吗?”
老师指着窗外飘落的叶子,轻声说:
“当你在冬天想起某个人,心里不疼也不空,只是轻轻说一句‘我想你了’??那一刻,她就在。”
风穿窗而过,书页翻动,一首无人记得歌词的童谣,在教室角落悠悠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