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南洋吴宋崛起 TXT > 第5章 布置(第1页)

第5章 布置(第1页)

“我已命火药工坊张管事昼夜赶製轰天雷与燃烧弹。此二物在狭窄隘道內使用,威力倍增。配合两侧高地火炮的覆盖轰击,出口火枪的密集攒射,定能让挤作一团的敌军瞬间陷入混乱。”

“若敌军真如六叔所说,主力选择走东侧路…”吴志杰指向那条山脉东侧的路线,语气篤定,

“那更是自寻死路!那条路只能供小股部队通行,到处都是林木,再加上那泥泞道路,大军行进缓慢,必须开山伐木,运输火炮更是艰难,大军必將分成数股分散前进,火炮部队行动迟缓,將被远远拋在后头。届时,我们可派一小支精锐部队,穿过隘口,从后方奇袭,不求杀敌,只求儘可能多的摧毁敌军火炮,如此,即便其他布置都失败我们也能固守城內。”

“再者,驻守隘口的精锐可星夜回援。我们本土作战,熟悉地形,可沿著敌军行进路线分段阻击,不断骚扰,行疲敌之策,消耗他们的輜重。待其疲惫不堪、士气低落之时,再寻机决战,到那时,胜负犹未可知!”

吴志杰一气呵成,逻辑縝密,环环相扣,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说完,他端起茶杯润了润乾涩的喉咙,静立一旁,目光平静地迎接最后的审视。

厅內一片寂静,落针可闻。眾人脸上神情变幻,从最初的疑虑、震惊,逐渐变为嘆服。虽然他们不知道这次行动能否成功,但此时他们確实是被吴志杰这一番话给说服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別无选择。眼下城內眾人早就是拼死一搏的心態,而比起在城內坐以待毙,吴志杰这主动出击、险中求胜的策略,无疑点燃了一丝希望。

见眾人再无异议,高坐上首的吴文辉霍然起身,目光如电,扫视全场,声音鏗鏘有力道:

“既再无疑惑,那此事就定下了,城中军队主动出击,在沙道隘口伏击大泥国大军。”

他目光如炬,迅速安排道:

101看书1?1???。???全手打无错站

“老六,家里的船队一直都是你在负责,消息灵通,情报方面就由你主掌,即刻派出所有精锐探子,深入敌境,我要大泥国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可以试著去联繫大泥国的叶家,他们虽然不会出兵,但传递消息应该还是很乐意的。城內探子,严密监控,大军出发前再动手,散布暹罗援军消息之事,也由你操办!”

“是,大哥。”老六吴天佑沉声答道,这种事本就是他擅长的,场中也没什么异议。

“老四,待会议事结束你就点齐兵马,剿灭大泥国那数百人的先遣队,顺势肃清城外,坚壁清野,行动无比乾净利落。同时,伏击的人手也由你挑选,沙道隘口地势狭窄,人数多也派不上用场,伏击之人在精不在多,只一千五百人就好。此战胜负,皆在你手,务必好生挑选。”

“是,大哥。”老四吴天成挠了挠头,一脸庄重的说道:“別的我不懂,打仗这种事交给我就行了。”

吴文辉深深看了他一眼,未再多言。老四虽性子粗豪,却是家中少有的知兵善战之人,更兼对家族忠心耿耿,让他负责最重要的战事是应该的。

“老二。”吴文辉目光落在二弟身上,“城內就交给你了,城內的佯动,务必逼真。不,这是实打实的备战,徵召民夫,修补城墙,备足擂木金汤,这些都要认真做。所有粮秣、军械,尤其是轰天雷、燃烧弹,拆解下来的火炮部件,务必在两日內备齐,密林转运路线、沿途的接应,也由你统筹。此次行动务必隱秘、迅速!”

“徵调城內贵族、土著私兵也交由老二你来负责,到时候统一编练,就让……”吴文辉想了一会,衝著场上一位身材高大的將领说到,“让何山来负责吧。”

那高个將领闻声肃立:“是,家主。”

此人名为何山,与吴文辉自小相识,深得他的信重,又因他颇有军略,此前便负责城中防务,对吴家也是忠心耿耿,由他统领整合后的守城力量,眾人均无异议。

“其余人等!”吴文辉环视余下族老管事,“各司其职!工坊昼夜不息,全力供应,能產出多少算多少,城內秩序也须维持稳定,后勤保障,也不得有误!”

“志杰!”他最后看向儿子,眼中充满信任与託付,“你隨我坐镇城中,参赞军机,协调全局。这次战事既是由你谋划的,也由你来掌握全局。”

吴志杰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沉默的点了点头,家中眾人既然如此相信他,那他也决不会辜负家族的信任。

最后,吴文辉深吸一口气,战意昂然的说道:

“十天!十天之內,所有部署必须完成,父亲三十年基业,宋卡吴氏存亡,皆在此一举!诸位,这一战——只许胜,不许败!”

“是,大哥(家主)!”厅內眾人轰然允诺,声音几乎要將屋顶震裂,迅速领命而出。再无半分迟疑,再无其他想法,所有人都知道这已经是背水一战,再无其他退路了。

先前压抑的议事厅瞬间被一种紧张、狂热、破釜沉舟的临战氛围所充斥,宋卡的命运,吴家的兴衰,都已繫於沙道隘口的那惊天一战中了。

……

当天下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迅速在宋卡城內传开:

暹罗王拉玛一世於曼谷城下大破缅军!

原本被战爭阴云笼罩、人心惶惶的宋卡城,仿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不少收拾行装准备逃离的人,这时开始犹豫观望起来。

城內,一处深宅大院的书房中。

“老爷,查清楚了。”一位老僕垂手肃立,向端坐在太师椅上的老者低声稟报,“这消息…是吴家的人放出来的。”

老者——廖文勇,潮州商贾,与吴家老爷子吴让有旧,闻言脸上並无太多意外之色。他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说道:“老吴啊…你说这消息,是真是假?”

“老爷,”老僕谨慎回答,“这节骨眼上传出这种消息来,確实有些蹊蹺。不过……吴家这些年信誉卓著,想必此事也不全然是空穴来风。”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