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南洋吴宋崛起 TXT > 第4章 辩驳(第1页)

第4章 辩驳(第1页)

“第一,如何能瞒天过海,如何將足够多的兵力、粮草、尤其是火炮运出城,再转运至隘口?大泥国的人不是瞎子,城內多的是他们的探子。”

“第二,如果大泥国军队走其他路来攻宋卡又该如何?都知沙道隘口险要,那大泥国军队若是硬要走东侧你该如何应付?大军前往隘口伏击,能及时回防宋卡吗?”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即便伏击成功,能一举击败大泥国主力吗,若是陷入持久战又该如何?若不能彻底打垮其士气,或擒杀其主將,待其后续部队反应过来重整旗鼓,我们这点兵力,如何抵挡?伏击战,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一击必杀!若不能速胜,陷入僵持,我们必败无疑!”

吴天佑说完上述分析,只冷冷的盯著吴志杰看,想要知道他的想法。厅內刚刚燃起的一丝希望之火,又被现实的冷水浇得摇曳不定。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提出这个计划的吴志杰身上。

吴志杰迎著六叔吴天佑审视的目光,以及厅內所有叔伯族老凝重的视线,没有丝毫退缩。他走到地图前,站在吴天成身边,手指同样点在沙道隘口,声音沉稳有力:

“四叔所言句句在理,皆是此战要害!但侄儿已有初步应对之策,请诸位叔伯参详!”

吴志杰深吸口气,目光扫过地图,条理清晰地开始阐述:

“首先,主动释放暹罗王即將来援的消息。”吴志杰语出惊人,“曼谷此时战况虽还未明,但放出此消息,一可坚定城內军民抵抗的信心,二有助於城中华商、土著贵族交出更多私兵护卫。他们的人马虽不堪野战,但用来守城、维持秩序、虚张声势,绰绰有余!这能极大缓解我们兵力不足的压力。”

“並且,要广泛传播这个消息。”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城內大泥国的探子眾多,没多久就能传至大泥国苏丹耳中。要是他信了,自会忌惮暹罗援军,或许会放弃此次攻势;即便他不信,或者半信半疑,也必然会做出应对,要么加快集结速度,要么改变原定计划。无论如何,都会打乱他的节奏。而只要他们乱起来了,就是我们的优势。”

二叔吴文耀忍不住插话:“可若他因此提前进攻,我们岂不更被动?”

他这个问题获得了不少在场人士的认同,四叔吴天成见状倒是想开口,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就被一旁的吴天佑拉住了。吴天成一时有些疑惑,但吴天佑只是冲他摇了摇头,然后將目光看向了吴志杰。

吴志杰从容回应:“二叔虑得是。敌军提前出发,確会压缩我方准备时间。然而,行军打仗,首重后勤!”他手指重重敲在地图上宋卡与北大年之间,“大泥国大军提前行动,后勤补给运输被打乱,粮草輜重仓促之下必然准备不足。尤其是那笨重的24磅重炮,更是累赘!而沙道隘口距我宋卡近,准备不充分之下,补给困难的反而是他们!”

“反之,”他话锋一转,指向宋卡城,“若放任其大军顺利兵临城下,彼时大泥国海军便能源源不断將物资自海上运抵前线,形成稳固的后勤线。我们困守孤城,对耗起来,必败无疑!唯有在沙道隘口將其主力堵住、击溃,使其陆路补给线被切断,海上物资又无法直接支援前线,方能將我们的地利和后勤优势发挥到极致!此乃化被动为主动!”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大泥国军队转运攻城物资必然是要海路並行的,单走海路船只数量不足,而走陆路运输又太过艰难,单单军队通过都是麻烦不已,何况更繁重的物资呢。

而且歷史上確实是这样,大泥国军队运输物资採用的就是水路並行。而如果真让大泥国军队顺利抵达城下立足,那他们就有源源不断地物资从大泥国境內运来。而如果在隘口阻击,那他们海上运输地物资就不能运用上,那时候肯定是宋卡一方更占优势。

在场眾人听了这话倒是点点头,这话在理,自己虽然会有劣势,但敌军的劣势將更大,守土之战定是比远道而来侵略更有优势。

六叔吴天佑闻言也是笑了笑,点点头示意吴志杰继续说下去。

“其次,须派出大量精锐探子,深入大泥国境內及边境,密切监视其军队集结、开拔动向。尤其在其大军开拔后,需骑快马、走小路,每半日传回一次军情!城中有熟知周边地形的番人,可重金招募,配合我方斥候行动。”

“同时,”他眼中寒光一闪,“立即派出精兵,剿灭那五百人的北大年先遣队。肃清外围威胁,並强制將城外所有居民、牲畜还有物资迁入城內,彻底坚壁清野。断绝敌军就地补给的可能。”

“城內则大张旗鼓做出行动:加固城防、徵召民夫、搬运滚木礌石,务必让大泥国探子深信我们决心死守。以麻痹敌人,掩护我军的真实动向。”

“基於准確情报,”吴志杰的手指在地图上快速移动,“一旦確认敌军主力確向沙道隘口进发,我军可精选一千五百战兵作为主力,於消息传回后次日凌晨,封闭城门,並派出精锐小队在通往北大年的所有要道设卡,截杀可能传递消息的信使探子!最大限度封锁我军动向!”

“主力则轻装简从,携带輜重及七日的乾粮,沿宋卡湖西岸的密林小径,急行军。穿过密林之后,一路皆是坦途,以我军之精锐,一日內必能抵达沙道隘口的预设阵地!”

“抵达后,第二日全力构筑工事,將火炮隱秘布置於两侧高地,目標锁定隘道深处,再备一些滚石、擂木,这些今日可提前派小股人手前去准备。火枪手则布置在隘口出口前方隱蔽等待时机。第三天,完成全部伏击部署,以逸待劳!”

“而大泥国大军,携带重炮輜重,穿行复杂地形,抵达沙道隘口至少需七日!我们拥有至少一到两天的宝贵时间进行最后调整和休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