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说,当卓有声望的《新德国期刊》(sche Hefte)之主编约阿希姆·君特(Joather)于1955年受苏尔坎普出版社(Suhrkamp Verlag)之托,作为“真正的行家里手”对刚刚出版的瓦尔特·本雅明的《文集》加以点评时,他对首先从作者的姓名入手知之甚少。看来,他完全不想把这位作者与那位他曾经(而且恰好是在一本德意志帝国的杂志上!)用盛赞的语调夸奖过其《德意志人》[2]的德特勒夫·霍尔兹联系起来。 这则逸事不仅表明在德语区重新引入本雅明的困难,而且也说明,人们极少想要把他的名字与“编纂性”的作品联想在一起。当这样的“选集”几乎就不值一提时,在本雅明去世后对其著述的出版和接受中,人们曾与之相应地、更确切地说也就是冷淡地对待他的“选集工作”[3]。关于本雅明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