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耿煊缓缓合上最后一页,只随意的轻轻抬头,便见几乎水平的西方天际,已经变得一片赤红。
变得红彤彤的太阳,其底部轮廓与群山起伏的轮廓,已经轻轻合在了一起。
耿煊只是随心一看,便已收回了目光。
从已经悄然变凉的巨石上站起,重新站在了上午修炼“地听术”时站立过的那片土地。
很快,他就熟练的进入状态之中。
大地的“波纹”,通过“地听术”,与他悄然相接。
和上午修炼“地听术”时不一样的地方是,耿煊没有去探究这“波纹”的变化,没有试图去“听”某一种通过某一段“波纹”传入脑海的声音。
大地散出的“波纹”,被他看做了一个混沌的整体。
他在全身心的,对这个混沌整体进行感受。
并通过改变呼吸,甚至完全屏蔽肺部的呼吸,利用周身毛孔与外部交换。
调整血液流动的速度,心跳的频率,周身劲力的变化流动……
耿煊使用一切现在的他可以使用的手段,改变、调试自身的“波纹”。
试图让自己的“波纹”,契合进宛如一片混沌整体的大地“波纹”之中。
渐渐地,耿煊从一个生命力蓬勃旺盛的人,一点点变成了一棵树桩,一块顽石。
此刻,若是有另一个将“定星术”修炼到圆满之境的人在旁边。
就能够更清晰的看到,一开始,站立在大地之上的耿煊,就如同漆黑夜空中一只闪烁光明的萤火虫,一滴落在雪地之上的漆黑墨渍。
他与他身处的环境之间,是如此的泾渭分明。
可渐渐的,“萤火虫”的亮光一点点变暗,漆黑的“墨渍”也在一点点变淡。
他正在有目的的淡化自己存在的“锋芒”,将自己一点点与身处的环境一点点相融在一起。
……
早在将十几门彼此互补,又一体相连的淬体功法修炼到各自的极限,顺理成章的领悟到“无双铁壁”的神意真谛的那一刻。
耿煊没有选择获得这门孟铁心的成名绝技,而是打算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因为他明确的感受到,这条路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远没有走到尽头。
但下一步,具体应该如何迈出呢?
这些日子,耿煊一直都有思考。
心中也有了不少思路。
在无忧宫卫城,翻开那本孟铁心的笔记,从那些零碎的文字中,耿煊惊讶的发现,有这想法的,非只他一人。
第一个走上这条路的孟铁心,也有过同样的思考。
只不过,当她如此思考的时候,她已经做出了选择。
她站在所走路线的终点,回顾一路走来轨迹,遥望更远处未曾走过、却已遥遥可见的风景。
带着遗憾惋惜的情绪,以总结提炼的方式,将已经走过的道路重新梳理了一遍。
另一方面,又对其他没有走过,但以她当时的眼界,认为可以走,走得通的道路,进行“模拟行走”。
这本看似没有任何一门确切的功法秘术的笔记,给了耿煊许多的启发。
从这笔记中,耿煊不仅看到了许多与他相似的设想和思考。
这让他心中已有的设想,变得更加完善。
也看到不少他未曾设想过的路线,这给了耿煊巨大的启发。
除此之外,因为早年留在身体中的隐患,一身修为止步于三境圆满,却与其他五境圆满的传奇并列的孟铁心,还记录了大量有关先天境的信息。
并将之与他设想的那些道路相互结合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