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文康愣了一下,才猛地笑了,只是笑着笑着嗓子又哑了,“柳天骄,你可真是会哄人。”
柳天骄瓮声瓮气道:“还不是你太难哄了。”
“那以后还能哄吗?”
“哄,你想让我哄多久就哄多久。”
“记住你今天这句话,你要哄我一辈子。”
“好。”柳天骄一口答应了。
虽然他还是不确定卫文康对他的感情能不能持续一辈子,可只要对方还愿意继续,他就能拼尽全力。
公孙螯见两个人黏黏糊糊地进来,就知道别扭已经闹完了,也没有说什么,只招呼着两人吃饭。不愧是江东州数一数二的厨子,什么菜经了他的手都能觉出不同来。
汤鲜味美,摆盘讲究,有些菜要不是柳天骄自个儿买的材料,都不知道用的是什么东西,总觉着那都不单单是一道菜了,而是那些顶级手艺匠人的艺术品。
就是简单的冬瓜,都被细细雕琢过,晶莹剔透都彷佛是一块美玉。一口咬下去,软糯中带着些微嚼劲,浓香中不失原本的清甜。
卫文康原本以为自家夫郎的手艺已经够好了,吃了公孙螯的菜,感觉就像街边小吃和顶尖酒楼的珍馐。小吃胜在一个奇,味也美,酒楼珍馐却是让人感觉实实在在的稳,让人吃了就觉着贵有贵的道理。
柳天骄把自家师父的马屁拍得震天响,“太好吃了,师父,你怎么这么厉害啊,我到底多久能学到你的本事啊。”
公孙螯才不搭理他,这张嘴天天给他灌迷魂汤,公孙螯都已经习惯了,只是问卫文康:“可还吃得习惯?”
卫文康看了一下自己剥下的那堆壳,有些赧然,“好吃到光顾着吃了。”
没有什么比食客的认可更重要的了,公孙螯也不觉着卫文康失礼,反而泛起了浅浅的笑意,“日后休沐都过来,我常年独居,多个人也热闹。”
卫文康自然是连连道谢,然后道:“师父,我前些日子不是在诗词大会上得了五百两银子嘛。跟骄哥儿商量了一下,想拿这钱在州城置个宅子,就在祥云巷附近,日后您也多到家里来,叫我们孝敬孝敬您。”
公孙螯看了一下自家徒弟洋洋得意的样子,就知道这宅子是谁想置了,也为骄哥儿高兴。“好,五百两倒也够在州城置上一座不错的宅子了。我以往为一家牙行的当家人办过宴席,他这人做生意有能耐,心眼也还行,你们要是需要,我下午带你们去寻一下他。”
卫文康和柳天骄才来州城没多久,认识不到几个人,本还想去问问同窗也没用合适的牙行推荐,既然公孙螯有熟识的,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说来近年来州城房价也在涨,只是不如临安府那样的富庶之地涨得凶,毕竟除了那些达官贵人,有钱的还是地主富商。如公孙螯所说,五百两银子是够不着那些豪宅的,买一个稍好点二进宅子却是够了。
所谓一进、二进宅子,区别在于院子的数量。一进宅子只有一座正房、两侧耳房,正房一般由三间房组成,一共就是五间房。
二进宅子就是在东西厢房的南山墙之间增加隔墙,将宅子分成了内外两部分,隔墙合拢处设门。前院有倒坐房,用来接待客人处理事务。后院分为正房、东西耳房和东西厢房,供日常起居生活。相对于一进的宅子而言,二进宅子更大,大大小小的房间大概有十来个,且更注重居住的清幽和安全性,是有家眷的人首选。
如今柳老大这一脉就剩下柳天骄两口子,就算加上江闵这半个长期借住人口,偶尔再来个客人,其实一进宅子就够用了,柳天骄犹豫要不要如此铺张浪费买个二进的宅子。
卫文康却道看了房再说,既然银子足够,就买合心意的。
公孙螯带他们去的是一家规模颇大的牙行,就在正大街上,一排三层的楼房,装潢雅致,一晃眼就能看到起码十来个伙计在忙活。牙行的生意也很好,咨询买卖的客人都很多。
如今商贸比前些年发达了不知道多少,牙行也跟着开了一家又一家,种类划分得也越来越细,又买卖房产田地的、货物的、人口的,甚至还有专门买卖消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