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一下,军心大振。
封妻荫子,开疆拓土,是每一个军人最高的荣耀。
而现在,他们不仅能获得荣耀,还能得到最实在的土地。
在蓝玉的指挥下,两万大军化作无数支小队,如同一张大网,开始对整个红河平原进行梳理和清剿。
对於那些躲在村寨里,手持简陋武器试图反抗的安南溃兵和乡勇。
蓝玉的命令只有一个字:杀。
这位在北元战场上就以杀降闻名的凉国公,在这里彻底释放了他的本性。
他不需要战俘,殿下的命令里写的很清楚。
对於不臣服者,要將他们彻底从这片土地上抹去,以绝后患。
一时间,血腥味瀰漫在红河平原的空气中。
但与残酷的军事镇压同步进行的,是同样雷厉风行的建设。
在蓝玉的军队身后,一支庞大的船队紧隨而至。
船上没有士兵,而是数以万计的,由朱桂召唤出来的工匠,工人,医师。
他们一下船,便在工程队的指挥下,开始热火朝天的建设。
朱桂的目標很明確,他要用一代人的时间,將这片土地彻底同化。
安南,必须成为歷史名词。
歷史上中原王朝数次征服此地,却又数次失去,根源就在於只征不服,只管不化。
朱桂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而被俘虏的那些安南士兵和死硬的反抗分子。
则被用顏色鲜明的布条在手臂上做出標记,押送到港口,装上前往南洋和新大陆的船只。
他们將在矿场和种植园里,为大夏帝国贡献完自己最后的价值。
这场战爭的效率高得惊人。
歷史上朱棣动用数十万大军,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基本平定安南。
而朱桂,预计前后不会超过一个月。
原因很简单,除了从海上平原进攻的战略优势外,更关键的是他手里的这些系统士兵。
安南丛林中足以让中原军队非战斗减员过半的瘴气和瘟疫,对他们完全无效。
这些士兵就像是最高效的战爭机器。
不畏惧,绝对服从命令。
正是这种超越时代的优势,让朱桂的野心,不再仅仅局限於安南一地。
……
琼州府,榆林港。
朱桂手中拿著最新的战报,心思却已经越过了安南,投向了更西边。
更南边的广阔区域。
占城、暹罗、真腊、缅甸……
这些后世的东南亚国家,此时还处於一个个分裂的小邦国状態。
它们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口。
却也因为常年的內斗和落后的生產力,而显得脆弱不堪。
歷史上,中原王朝不是没有能力征服它们,而是没有能力去有效统治。
山川的阻隔,气候的限制,文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