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多虑了。我自然知道父皇的脾性,又怎会去挖大明的墙角?”
朱桂的语气不急不缓,充满了自信:“我所说的移民,並非来自大明本土。”
“哦?”
蓝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那来自何处?难道殿下还能凭空变出人来不成?”
“岳父可还记得,一百多年前的崖山之战?”
朱桂不答反问。
蓝玉愣了一下,隨即点头道:“自然记得。陆秀夫背负幼帝投海,十万军民相隨殉国,何其壮烈。”
“是啊,何其壮烈。”
“但世人只知崖山十万忠魂,却不知,当年蒙元南下,宋室倾颓,还有更多的汉家儿女,不愿受那韃虏的统治,举家南迁,远遁海外,在南洋的无数岛屿上,建立起一个个聚落,艰难求生。”
“我这次远航,除了开拓疆土,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找寻这些失散在海外的同胞。”
“所幸皇天不负,在南洋深处,被我找到了数个这样的聚落。”
“他们虽然在海外繁衍生息了上百年,但依旧说著汉话,用著汉姓,供奉著汉家的祖宗。他们做梦都想回到故土。”
“只是如今大明江山已定,他们这些前宋遗民,身份尷尬,回去也无处安身。我便做主,將他们接引到这片无主之地上来。给他们土地,给他们房屋,让他们在这片新大陆上,为我华夏,再造一个家园。”
“我准备在澳洲和这片新大陆之间,建立一条固定的航线。”
“用我们船上的丝绸,瓷器,去南洋换取粮食和他们急需的物资,再將这些同胞一批批地接过来。”
“如此一来,我们既有了源源不断的人口,又不会触动大明本土的根基。岳父,您说,这个法子如何?”
一番话说完,码头上一片寂静。
蓝玉怔怔地看著朱桂。
他被这个解释给惊呆了。
南宋遗民?
这个理由,简直是天衣无缝!
首先,这些人是汉人,是同胞,接引他们天经地义,充满了大义名分。
其次,他们是前朝遗民,不属於大明户籍,就算朱元璋知道了,也只会讚许朱桂收拢海外汉人的功绩,而不会有任何猜忌。
最后,南洋诸岛星罗棋布,山高皇帝远,具体有多少人,从哪儿来的,根本无从查证。
这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闭环。
“殿下深谋远虑,老臣……拜服。”
蓝玉对著朱桂,心悦诚服地躬身一拜。
“岳父快快请起。”
朱桂连忙扶住他:“我们是一家人。走,进城吧,我给岳父准备了接风宴。也让您看看,我们这座新城的风貌。”
“好!”蓝玉哈哈大笑,心中的一块大石彻底落地。他拉著朱桂的手,大步向城门走去。
“殿下,此城可有名字?”
“有了。”
朱桂指著城门上那三个刚刚刻好的大字,朗声说道:
“此城,名为肇新。开创万世基业,肇始於此,日新月异,永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