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辽阔,人显得如此渺小。
风很大,吹得人几乎站立不稳,头发疯狂飞舞。阳光却毫无遮挡地倾泻下来,照在雪山上,反射出刺眼夺目的光芒。
林夕张开双臂,迎着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转过身,对我大声喊道:“苏晴——!你看——!”
她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破碎,但脸上的笑容却比阳光还要灿烂,带着一种挣脱了所有束缚的、纯粹的自由和快乐。
我站在她身后,看着她的背影融在这片壮阔的天地之间,心脏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充斥着。是震撼,是感动,或许……还有一丝羡慕。羡慕她可以如此坦然地拥抱这个世界,释放自己的情绪。
我学着她的样子,慢慢向前走了几步,试图离雪山更近一些。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呼吸因为海拔和寒冷而有些困难。但当我抬起头,近距离地仰望那片沉默的、巨大的、仿佛亘古存在的白色山体时,内心所有的纷杂思绪,似乎都被这极致的纯净和宁静涤荡一空。
只剩下敬畏。
对自然,对生命,对这片超越了人类所有痛苦和欢愉的、永恒的存在。
林夕走回来,握住我冰凉的手,塞进她温暖的口袋里。
“冷吗?”她问,鼻尖和脸颊都被风吹得红红的。
我摇了摇头。身体是冷的,但心里却有一团火,在静静燃烧。
我们沿着湖边慢慢走着,没有说话。脚步踩在枯草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周围还有其他游客,但在这广袤的空间里,都成了微不足道的点缀。
走了一会儿,我们在一个背风的坡地坐下,看着远处的雪山和近处结冰的湖面。
“有时候觉得,人真的很渺小。”林夕忽然开口,声音在风中显得有些飘忽,“那些纠结的、放不下的东西,在这样的大自然面前,好像……都不算什么了。”
我明白她的意思。那些网络上的恶评,那些对未来的担忧,那些纠缠我的病痛……在这片雪山面前,似乎都变得轻如尘埃。
但这只是一种短暂的错觉。我知道。当我们回到城市,回到那个充满压力和评判的世界,那些“尘埃”依旧会汇聚成山,压得我喘不过气。
可是,至少在此刻,在此地,我是自由的,是轻松的。
我靠在林夕肩上,闭上眼睛,感受着阳光照在眼皮上的温暖,听着耳边呼啸的风声和她平稳的心跳。
希望时间,就停在这一刻。
良久,我们才起身离开。回到车上,暖气打开,冻僵的身体渐渐回暖。
“累不累?”林夕问我。
“有点。”我老实回答。高原行走,确实更耗费体力。
“那回去休息。晚上想吃什么?我们可以在客栈让和姐做,或者再去探索别的馆子。”
“都可以。”我说。和她在一起,吃什么都是好的。
回到“听雪”房间,我将那幅东巴纸画拿出来,靠在墙边。画上的雪山、森林和鹿,与窗外的真实景色遥相呼应。
我躺在床上,看着那幅画,回想着今天在雪山脚下感受到的震撼与宁静。身体是疲惫的,精神却有一种被充盈后的平和。
也许,旅行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去了多少地方,看了多少风景。
而在于,在某个陌生的、壮阔的天地间,你终于有机会,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和身边的那个人。
并且,再一次确认,彼此是这苍茫人世间,唯一的、温暖的依靠。
窗外,夕阳开始西沉,将雪山顶峰染成了瑰丽的玫瑰金色。
新的一天即将结束。
而在丽江的柔软时光,似乎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