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扶弟魔家的女婿完整版 > 6070(第16页)

6070(第16页)

庄玉林感受到了父爱如山,来自家庭里的沉甸甸的爱意。

他更努力了,关闭了“临时班级”,放下了课外书籍,全力以赴的钻研在学习中,以十分耀眼的成绩站在了班级巅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班长”。

张家两个妯娌在入冬前脱离了锦绣作坊,扯起了大旗来单干了。

他们也做了保暖三件套,还有围巾,还请了张家的亲戚入伙,他们的作坊叫锦绣作坊,他们也取了个名字,叫前程作坊。

锦绣前程,是非要跟他们沾上边的。

张家妯娌是带了他们锦绣作坊的技术走的,保暖三件套的手套帽子和袜子,外加今年才出的新品保暖衣和围巾都被他们仿了去。

放几十年后这叫什么呢?叫抄袭。

前程作坊买的布料都跟他们差不多,现在可没有什么抄袭纠纷,假冒伪劣产品之类,张家的前程作坊一开,知道的除了在背后嘀咕几句这张家不厚道以外还奈何他们不得。

最高兴的就是大嫂刘春枝了,她说的是:“风水轮流到各家,一模一样的又怎么样,你家能做别人就不能做了?这是哪里来的道理,你们说是不是?”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张家人。

有些人看不上张家这种行径,但在金钱的攻势下也不得不妥协,人张家那边说了,他们今年的货要比去年低两分。

两分也是钱啊,谁不想便宜买好货的。

张家还在赶货,就有不少人跑去定货了。

陈夏花跟福嫂子两个气得够呛,但他们两个都不是那种泼辣的,还能去找张家人吵一架的,在作坊里又气又怒,他们专门收拾了一间房出来的,现在看着满地的东西,福嫂子两个都不知道怎么办。

张家降了价,他们要继续卖去年的价谁买的?

不降价,跟张家打擂台,到时候还赚什么钱?

两家一样的货降价打擂台,会叫人看笑话。

越是担忧,她们看着这满地的货就一脸愁绪。

张家那边其实就是知道他们在货物数量上比不过他们锦绣作坊,这才打出了降价的名头,争取让他们的货卖不出去。

向婆子看了两天,悄悄问庄炮仗:“老头子,你说这怎么办?”

早知道就不跟熟人搭伙做买卖了。

他们还跟工人儿子说的签了条子的呢,但没用,张家妯娌没出钱,不是合伙人,按庄民国的话,她们妯娌那叫什么“高级打工”。

条子上没说不让她们只能在一家干,也没签年头,只说了不准把样式给别人。

张家妯娌有理有据的,他们是按“技术入股”来的,是他们出的样式,她们自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如今做出来的,都是他们妯娌提供的样式。

现在自己单干,用的是自己的样式,谁也说不出个不字。

庄民国是给他们口诉过样式,但成品可是他们弄出来的。

向婆子说:“当初在我们作坊干的时候,每天那叫勤快,逢人就笑的,婶子长婶子短的,跟隔壁的一样,这说翻脸就翻脸。”

说的是大媳妇刘春枝。

当年刚进门的时候也是爹啊娘啊叫得欢呢,鞍前马后的,比亲儿子还孝顺体贴,其他人家当婆婆的熬成婆了,还要跟儿媳妇立规矩,定规矩,他们家什么都没有,没过几年还让大媳妇当了家。

就这,就是村里都找不出一户来。

工人母亲刘三婶还想当儿子媳妇的家呢,话里话外都想让儿子媳妇听她的,人家工人媳妇怎么可能听她的,婆媳两个闹不和,工人同志刘大壮还占在妻子一边,刘三婶回头就哭,说儿子不孝顺。

人家外边的老头老太太们还在暗地里嘀咕了,说:“原来工人家庭也要吵架啊。”

工人家庭就是被神话了,以为工人家庭不愁吃不愁喝,不为卫了三瓜两枣跟他们一样闹呢,出门就抱着收音机,不上工,穿得又好,过的是神仙日子。

神仙日子享福都来不及,哪有闹不合的。

他们工人庄家还不是工人家庭的时候,那可是村里出了名儿的和气家庭,现在不一样了,向婆子现在出门跟人讲话,人家就悄咪咪的问她,“你们家大媳妇昨天晚上是不是又在家里摔盆摔碗了。”

她这个脸哟,都不好意思给大媳妇圆谎。

张家妯娌两个走的那天也是这样,以前婶子长婶子短,走的那天那个傲气,要不是看她们鞋跟不平都想让老头子给她们装一个跟的。

神气什么呢神气。

她一个人就把话说光了,庄炮仗能有什么说的,他想了想,吐出几个字,“问儿子吧。”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