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还同时抄了他们两家的作业,並进行了优化升级。
这样一来。
他们两家不仅都不太好告状,说龙国商飞侵犯了他们的专利。
还导致他们现在热销的b737和a320,必须得抓紧时间优化升级。
否则就会在燃油经济性、飞行噪音、机身寿命、智能化水平等各方面大幅落后。
米国人正忙著研製新一代的洲际宽体客机,以便应对空客的a380巨无霸。
这时候在中型客机市场领域,持续热销多年的b737,有可能保不住霸主地位。
波音的人当然看龙国的国產大飞机各种不爽。
会谈的时候,就差明说他们即便不起诉龙国商飞侵犯了专利,也一定会让国產中型客机拿不到米国的適航认证。
而一旦米国这边都不给適航认证,殴州那边也肯定不会给。
两家的適航认证都拿不到,那龙国的国產大飞机,自然就不可能打入国际市场。
之所以如此篤定,那是因为全球绝大多数国家,连像样的航空工业都没有,更別说適航认证体系了。
他们觉得米国和殴州拥有全球顶尖的航空工业,在航空器的认证管理上也十分专业严格,便认可两家的適航认证。
任何一款飞机,只要能通过米国或殴州,任何一家的適航认证,其他国家就认为是安全可靠,是可以购买使用的。
如果龙国的国產大飞机,只是通过了龙国国內的適航认证,那么其他国家必然会怀疑,这款飞机到底是否安全可靠。
当然。
米国人也知道,不让龙国人研製国產大飞机並不现实。
越是打压限制,龙国人反而会越发自立自强,勒紧裤腰带也要造出来。
米国和殴州不给適航认证,龙国的民航部门完成了適航认证后,国內的航空公司也必然会买。
隨著龙国的迅猛发展,民航业规模持续扩大,龙国商飞就算只靠国內市场,也照样可以活下去。
所以霸道强势又恬不知耻的他们,提出了一个合作方案。
波音让龙国商飞,参与他们代號7e7的大型宽体飞机项目,並承诺研製成功后,分配不少於20%的生產任务给龙国商飞。
而龙国商飞则放弃国產大飞机的独立自主研製,让波音参与研发,改为b737机型新一代產品,代號都想好了就叫737max。
反正他们迟早也是要对737这款经典畅销的中型客机进行升级,而升级內容主要是换更高效省油的发动机、更轻的材料、更好的航电……
正好,龙国的中型客机,不仅看著像737,而且各方面的性能,都符合他们心目中,737升级过后的样子。
索性他们就不自己升级了,把名字一改,再参与一下后期的研发测试与適航认证,新一代737就算横空出世。
如此一来。
他们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財力,都用来研製7e7梦幻飞机,以便打败空客的a380。
也不怕急匆匆的升级改造737,结果忙中出错,飞机没升级好,反而酿出不少事故。
他们觉得这样的合作,对龙国商飞来说也有好处。
在波音的帮助下,不仅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中型客机的研发测试与適航认证,还能积攒大型客机的研发经验、承揽一部分生產任务。
最关键的是,看似国產大飞机没有了,但改名后的737max,大部分订单都会交给龙国商飞生產交付,並不影响龙国商飞赚钱。
而且新一代的737max,大部分研製任务和材料设备,都是龙国人自己完成和生產的,说它是国產大飞机也完全说得过去,並不丟脸。
这样的合作方案,自然有不小的诱惑力。
因为乍一看,好像真的是双贏,波音可以专注研製宽体客机,而龙国商飞可以更快搞出中型客机。
唯一受伤的,还是竞爭对手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