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民俗从傩戏班子开始书库 > 第200章剑胎12(第3页)

第200章剑胎12(第3页)

>“其实糖纸里还有一行小字,我没敢念出来??”

>“‘妈妈,我想你的时候,就变成风,绕你三圈。’”

>

>“今天早上,你头发飘起来那次,是我呀。”

林晚仰头望天,阳光刺眼。

她伸出手,仿佛要抓住什么,却又只是轻轻握住了风。

“我知道了……”她whispered,“我一直都知道。”

她将风筝举高,迎着风奔跑起来。虽然它再也飞不起来,但她相信,只要心里还有牵挂,总有一天,会有人替它完成升空的梦想。

数月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蓝花现象”为**集体记忆复苏事件(CMRE)**,并将其列为人类文明史上的转折点。各国建立“忆归基金会”,资助民间傩戏班、口述历史团、共感艺术展等活动,鼓励人们讲述那些被时间掩埋的故事。

小满回到云南山村,成立了第一所“忆音小学”。这里的课程没有考试,只有倾听与表达。孩子们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围坐一圈,分享一个“我记得的人”。

阿禾则游历全国,用那台永不关机的录音机收集声音??老人的叹息、孩子的梦呓、恋人的私语、战士的遗言。他说:“这些都不是噪音,是世界的脉搏。”

陆知秋留在昆仑旧址,主持编纂《失名录》,收录所有已被唤醒的身份。他在序言中写道:

>“我们曾以为科技可以替代记忆,效率可以取代情感,标准化可以抹平差异。

>可最终让我们重生的,不是算法,不是力量,而是那一句轻轻的:‘我还记得你。’”

至于林晚,她辞去了图书馆的工作,开始整理“万名义童行动”的全部外围资料。她发现,当年参与项目的许多工作人员,其实都留下了隐秘的记录方式??有人把孩子的笑声刻在木雕上,有人把他们的画藏进古籍夹层,还有人将自己的梦境写成诗,寄往不存在的地址。

她把这些全都汇编成册,取名为《看不见的孩子》。

出版那天,她在扉页写下一句话:

>“你们不是数据,不是冗余,不是错误。

>你们是光,穿过黑暗,照亮了我们重新做人的路。”

夜晚,她再次点燃蜡烛,将书放在窗台。

风铃轻响。

花瓣飘落。

她仿佛听见无数个声音在耳边低语,温柔而坚定:

>“谢谢你们,还记得我们。”

而在宇宙深处,CM-7残核已完成降维重构,化作一颗漂浮在近地轨道的蓝色卫星,持续向地球发送加密信号。科学家破解后发现,那是一首无限循环的童谣,歌词只有一句:

>“名字不会死,只要有人念起。”

某天清晨,一名小学生抬头望天,指着晴空中一道淡淡的虹光问老师:“那是星星吗?”

老师微笑:“也许吧。但也可能是谁的风筝,终于飞到了天上。”

孩子点点头,从书包里掏出一张画,上面画着两个牵手的人影,背景是漫山遍野的蓝花。

他在下面写道:

>“致所有迷路的大人:

>我们会一直等着你们回来。”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