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神二代启蒙,其艰深程度,大抵相当于同时攻读育儿学、语言学、物理学、生物学以及《三界异闻录》高级研修班。自灵力危机借助崽崽的"神助攻"暂缓后,阮映雪便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如何给一个理解能力远超同龄人、且对世界充满探究欲的小神裔进行科学的(或者说,能自圆其说的)启蒙教育。
这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个适合教学的好日子。阮映雪端坐于槐树下的小木桌前,面前摊着她用粗糙的竹纸自制的"识字卡片",上面用烧焦的树枝条勉强画着些象形图案,旁边标注着歪歪扭扭的凡间文字。安安则规规矩矩(表面上)地坐在她对面的小凳上,双手托着腮,那双紫晶般的眸子一眨不眨地盯着卡片,神情专注,仿佛在参悟什么无上大道。
"安安看,这个是日,"阮映雪指着画着一个简笔圆圈的卡片,声音温和,"就是天上的太阳,亮亮的,暖暖的。"
安安伸出小手指,小心翼翼地点了点那个圆圈,跟着念:"日。"发音清晰标准。
阮映雪心中欣慰,果然神裔聪慧。她翻到下一张,上面画着几道波浪线:"这个是水,就像我们家门口的月牙河。"
"水。"安安再次准确复述。
教学顺利进行,阮映雪信心大增,依次教了"山"、"木"、"人"等基础字。安安学得极快,几乎是过目不忘,还能举一反三。学到"火"字时,他指着卡片上那跳跃的火焰线条,问道:"娘亲,火。。。。。。为什么是。。。。。。红色的?"
阮映雪耐心解释:"因为燃烧的时候,会发出红色的光和热。"
安安若有所思,然后指着自己身上阮映雪新给他做的、用茜草染红的肚兜,逻辑清晰地发问:"那。。。。。。安安的兜兜。。。。。。也是。。。。。。燃烧了吗?"
阮映雪:"。。。。。。不是的,宝贝,这是用草染的颜色,不是真的在燃烧。"
她忽然觉得,给一个能洞察事物本质(哪怕只是雏形)的孩子启蒙,解释"表象"与"本质"的区别,实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好不容易将颜色的概念含糊过去,阮映雪决定引入更具象的故事教学。她收起识字卡片,拿出另一沓自己绘制的、更为粗糙的"故事图册"。第一页画着一个简陋的屋子,屋外风雨交加,电闪雷鸣。
"安安看,这个故事叫《下雨了》。"阮映雪指着图画,开始讲述,"你看,天上有乌云,然后就会下雨,有时候还会打雷、闪电。"
安安看得津津有味,指着画中那道歪歪扭扭的闪电问:"娘亲,这个。。。。。。亮亮的线。。。。。。是什么?"
"这是闪电。"
"为什么。。。。。。会有闪电?"
"因为。。。。。。天上的云彩宝宝吵架了,它们在打架,放电光。"
阮映雪再次祭出童话式解释法。
安安的小脸立刻严肃起来,紫眸中流露出不赞同的神色:"打架。。。。。。不好。云彩宝宝。。。。。。要乖乖。"
阮映雪从善如流:"对,打架不好。所以它们吵一会儿就不吵了,雨停了,还会出彩虹呢。"她翻到下一页,画着一道七色彩虹,横跨天际。
安安的注意力立刻被彩虹吸引,小手指着那绚丽的色彩,发出惊叹的声音:"哇!花花桥!"
阮映雪被这充满童真的形容逗笑:"对,像花一样漂亮的桥。传说彩虹是神仙铺的路呢。"
"神仙?"安安捕捉到这个关键词,紫眸瞬间亮了起来,显然想起了他那位"星星爹爹","爹爹。。。。。。也走。。。。。。花花桥吗?"
阮映雪心头一跳,面上不动声色:"嗯。。。。。。也许吧。神仙都可以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