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苏尔城,王宫内乱作一团。
德尼拉里将所有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一遍,怒火熏天,暴跳如雷,若非亲近大臣埃提尔将他劝住,差一点用大剑斩了前来报讯的兵卒。。。。。。
气呼呼的德尼拉里坐在凳子上喝了口酒,叹气抱怨道:“养了一群废物啊,一个贸然出兵战死阵中,一个轻敌大意陷身敌手,这两个儿子毫无我当年之智慧、气概,后继无人啊!”
“想我英雄盖世,怎就生出这么两个废物?”
“该不会是当年我那王后与别人有了私情,偷偷养了别人的孩子?”
埃提尔:“。。。。。。”
这话不能接,也没法接。
因为这位酋长的王后与自己青梅竹马,差一点就嫁给自己。。。。。。
德尼拉里抱怨了一会儿,又喝一口酒:“这伙唐军仿佛神兵天降不知从何而来,去往何处,他们难道当真只是借道?你给我拿个主意,是按照他们所要数额准备金币送过去,还是集结大军将其彻底歼灭?”
埃提尔无奈道:“咱们哪里有的选?你可就只剩下阿达德这一个儿子了!”
德尼拉里默然。
相比于财富、领地,传承才最为重要。
倘若由此绝后,纵使再多财富、再大领地又有何用?
总不能等自己死后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拱手让人吧?
所以尽管他以往看不上阿达德,如今也证明这个长子难堪大用,但还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救。。。。。。。
德尼拉里叫来王宫总管,命其马上筹集金币。
然后看着埃提尔问道:“如无意外,唐军是横穿了波斯高原且翻越了扎格罗斯山出现在此地,他们一路从碎叶城打到这里,难道当真是想要攻陷大马士革?”
埃提尔摇摇头,道:“唐军的真实意图很难猜度,进可以向北横穿叙利亚进攻大马士革,退可以攻陷咱们威慑整个帝国,就看他们到底想要些什么。”
“倘若进攻大马士革,大唐可否支撑这样一场远征?”
“以大唐的富庶程度,当然可以。”
闻言,德尼拉里有些恼火:“也不知哈里发怎么想的,西边还在与拜占庭纠缠不休,连年征战,打了几十年谁也奈何不得谁,东边还要去招惹大唐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简直不知所谓。”
再强盛的国家也很难长期维持两条战线,更何况无论是西边的拜占庭亦或是东边的大唐都是超级国家,难度倍增。
这位哈里发也是个好大喜功、桀骜暴戾的家伙。。。。。。
埃提尔摇摇头,嗟叹道:“谁又能拒绝征服东方的诱惑呢?”
自古以来东方便是富庶之地,无论大海之上劈波斩浪、还是陆地之上艰难跋涉,不知多少商贾将东方的丝绸贩运至西方,那神秘而遥远的国都据说遍地都是黄金。
西方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武功盖世的君主们,无论是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还是君士坦丁大帝,在其巅峰之时都曾经兴起过征服东方的兴致。
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位想要成就“前无古人”之成就的君主,最便捷、最无可争议的方式便是征服东方。
穆阿维叶虽然坐上哈里发的宝座,但其依仗暗杀手段夺取大权的方式难免遭人诟病,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反对者对其统治不满,明里暗里掣肘甚多,更有阿里的儿子小侯赛因依旧活跃于圣地麦加以南的山岭之中,时刻威胁他的
统治。
帝国与拜占庭已经厮杀数十年,难分胜负,想要将其一举吞并几乎不可能。
在这个时候倘若帝国能够征服无数伟大君主都不曾征服的东方,那么穆阿维叶的丰功伟绩将会冠盖千古,无可比拟,哈里发的宝座更是稳如泰山。
德尼拉里觉得这些涉及到太多的战略层面,他懒得费心神去琢磨,直接问道:“那咱们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办?是放任唐军从此借道开赴大马士革,还是举全城之力与唐军决一死战将其消灭在这里,做一回哈里发的忠臣良将?”
亚述人虽然早已荣光不在,被各族压迫、奴役了近千年,但骨子里的桀骜不驯令他们始终难以完全慑服于某一势力,时刻想着成功复国,再现荣光。
倘若大唐与哈里发斗个你死我活,岂不正是亚述人的机会……………
埃提尔却摇摇头:“唐人之言岂可尽信?无论他们怎样打算,摩苏尔城都是横亘在他们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若不一脚踢开,他们岂能放心?所以我们要加强防备,谨防对方偷袭,必要时候也不妨主动出击一下,倘若能将唐
军一举歼灭,既能名震帝国,又能缴获唐军无数军械、辎重,岂不美哉!”
德尼拉里不解:“只要我们有所动作,唐人必然将阿达德扣押作为人质来胁迫咱们,那你还让我拿出一万枚金币去赎买阿达德?”
埃提尔道:“不管怎么打,阿达德是一定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