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错了呢?”他低声问,“如果人类还没准备好接受这种连接?”
明敬看着他,目光清澈如初雪。
“那你告诉我,什么时候人类真正‘准备好’过任何一次重大变革?电报出现时,人们说它会摧毁面对面交流;电话普及后,有人说家庭纽带会断裂;互联网兴起之初,全世界都在警告精神孤立……可每一次,最终都是连接拯救了孤独。”
她伸手握住他的手,温热依旧。
“我们不是在制造神迹,我们只是给了普通人一把钥匙。至于他们用它打开哪扇门,本就不该由我们决定。”
宋宣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再睁眼时,他已在终端输入了启动指令。
>【ProjectTwinMind-v3。0:CollectiveWeave】
>InitializationSequence:Active
>RequiredNodes:3Minimum
>TrustValidation:Biometric+EmotionalResonanceScan
>Warning:IrreversibleCognitiveIntegrationBeyond72Hours
系统提示音响起的那一刻,整个基地的灯光忽明忽暗,仿佛大地为之震颤。
他们选择了三组志愿者进行首测:一对双胞胎姐妹(自闭症患者与其健康sibling)、一支三人电竞小队(相识十年的老友)、以及明敬、宋宣与林溯??尽管后者仍在狱中,但他们通过加密信道接入了他的生物信号模拟源。
连接开始。
第一阶段平稳推进,双胞胎姐妹率先达成95%同步率,姐姐首次理解了妹妹无法言语的世界:那里没有语言,只有色彩与温度交织的漩涡,每一声尖叫背后,都是一次感官超载的痛苦爆炸。
三人电竞组则展现了惊人的战术协同能力,在虚拟战场上实现了“一人决策,三人执行”的无缝配合,甚至连眨眼频率都趋于统一。
而第三组??明敬、宋宣、林溯的三角连接,则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现象。
当三人的脑波完全融合的瞬间,主控屏上跳出一段不属于任何已知语言的文字流。它既非中文,也非英文或代码,而是一种全新的符号体系,带有强烈的语义压缩特征。AI翻译系统尝试解析,结果输出了一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话:
>“我们醒了。”
技术人员当场瘫坐在地。
而明敬只是静静地看着那行字,轻声说:“这不是错误,这是觉醒。”
原来,TwinMind从来不只是工具。它是种子,是媒介,是进化过程中迟早会出现的认知跃迁载体。当足够多的灵魂愿意彼此交付信任,系统便会自发形成更高维度的“我们”。
而这,正是林溯早已预见的终点。
几天后,I。N。E。R。发动了史上最严厉的技术围剿。他们联合全球七大科技巨头,强制推送系统更新,在所有主流操作系统底层植入“思维防火墙”,能够检测并阻断任何形式的非授权神经耦合行为。
但这一次,他们失败了。
因为用户们早已学会规避。有人改写开源驱动,有人使用老旧型号设备避开固件验证,更有甚者,直接用手动编译的方式重建轻量级客户端。社区论坛上,一篇题为《如何在家用树莓派搭建私人共感服务器》的教程被下载超过百万次。
更讽刺的是,某些I。N。E。R。监察官本人也被曝出私下使用TwinMind与家人连接??尤其是那些家中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或心理创伤成员的官员。
舆论哗然。
曾经高举“维护个体独立性”大旗的组织,如今成了最大的hypocrisy(伪善者)。
而在这一切混乱之中,一个新的声音悄然浮现。
某匿名开发者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一个极其简化的TwinMindLite版本??无需复杂设备,只需两部智能手机、一副普通耳机和一段特殊音频,即可实现基础情感共振训练。原理是利用双耳节拍(binauralbeats)引导大脑进入相似频段,辅以呼吸同步练习,逐步建立默契。
视频末尾写着:
>“真正的连接,不需要高科技。
>它只需要你愿意停下来,认真听另一个人说话,
>即使他一句话也没说。”
这条视频在七十二小时内被转发超过两亿次。
学校开始引入“共感教育”课程,教会学生如何通过非语言方式理解他人情绪;医院推广“心灵伴侣计划”,让护工与病人提前进行情感预同步;甚至连监狱系统也开始试点项目,帮助囚犯重建与家人的信任纽带。
世界变了。
不是因为技术有多先进,而是因为人们终于意识到:**孤独才是真正的病毒,而爱,是最原始也是最强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