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蛮放话时除了提到辽州军冒犯外,便是各种羞辱关成业和他的徒弟。
外头传来士兵的声音:“杜大人,提督有请。”
杜玲进了门,先行礼,而后才说自己冒昧前来,还望提督见谅。
董兴修本就带病在身,这几日为着防线的事情,休息也不好,脸色越发难看了。
见杜玲进来,他摆出个笑脸:“不必多礼。”
“今天前来,是为了金人一事。”杜玲说道。
董兴修叹了口气:“我明白,城里的风声我也清楚。”
“金人蛮横无礼。我虽派了人同他们周旋,但因朝廷旨意未到,我不敢轻举妄动。那边等了十日,已经不耐烦,几次叫人传话过来却得不到明确的回复。”
董兴修语带抱歉:“牵扯到老国公和你,是我的过错。”
董兴修的姿态并不高傲,但也没有半分要解决此事的态度。
杜玲面色平静:“我愿为辽州百姓前往边线。”
“这…”
“目前这等情形,若再拖下去,保不齐那边会不会真的做出什么事来,到时候朝里定要怪罪。”
“我知提督担心两国邦交,眼下又是和亲的关头,不愿对金国太过强硬。”
杜玲摇摇头,提出自己的意见:“可金国的打算,提督与我都心知肚明。为人臣子,我不能看着这些百姓们被欺辱;为人徒弟,我也不会叫师傅的脸上无光、任人羞辱。”
“此去边线,我会带着屏州的弟兄们一起去。”
看着董兴修脸上的迟疑,杜玲道:“您放心,我不会胡来,只是想着呼衍父子总归是金国有名的将领,挟持百姓来叫我一个女人家去赔脸卖好,他呼衍家的名声也就败了。他们定会想着叫呼衍思摩同我比试,再定下什么彩头,方能名正言顺。”
“可这呼衍思摩虽比不上呼衍冒顿的大儿子,却也是金国有名的勇士,你有把握?”
董兴修的语气有些松动。
杜玲扯扯嘴角,眼神锐利。
“他呼衍冒顿能教出好儿子,那关大将军自然能教出好徒弟。”
杜玲此番来找董兴修,并不是她一个人的意思。
她不是单枪匹马到边线去同呼衍氏对峙,屏州的弟兄们跟着她,她不能乱来。
与陶千户几人商量了,杜玲才带着大家的意愿一起来找董兴修。
董兴修最终同意了杜玲的要求,杜玲立马就准备带三千弟兄赶往边线。
此去不能正面起冲突,不需要带太多的辎重,他们很快就能出发。
然而临出发前,杜玲的人马却被拦了下来。
“我已同提督禀告过,为何拦我?”
那士兵瑟缩了一下,急忙道:“是提督的意思,寿康来人了,请杜大人到提督那一同迎接。”
这位杜大人虽是女人,通身气势却可怕的很。
看着杜玲骑马离去的背影,士兵心想到。
杜玲面色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