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锦扒了口饭,然后淡定道:“小段人是不错,挺踏实的。不过实习带教这事,其实我也不起主要作用,还是要看团队氛围和编辑部资源分配,是吧?”
她把问题抛回给陈以声,既是职场应对,也是想看看他的真实态度。她没提段兴澈的“迫切”,也没解释任何“暧昧”,只是把焦点拉回到工作流程上。
“当然。”陈以声点点头,目光再次落在池锦脸上,带着点审视的意味,“所以,你的意愿呢?抛开段兴澈的‘个人偏好’,你自己觉得带一个新人,现阶段精力允许吗?或者,你更倾向于专注手头的专栏?”
“其实我现在没有新专栏,也没有什么好
的选题思路。况且小段都跟我屁股后面叫了好几天师父了,也不能反悔。”池锦用轻松的语气说道,“至于带教嘛,领导安排我服从,他不嫌弃我不够格就不错了。当然,您亲自带他,规格更高,小段肯定求之不得。”
“他点名要你。”
段兴澈是个好孩子,池锦不希望他被主编视为“麻烦”。她立刻替他美言:“小段勤奋刻苦,不爱抱怨,又会来事,我挺愿意带带他的。”
陈以声点点头:“好。那你们一起努力。我的规矩还是那样,公事公办,资源不会倾斜。”
……
午饭后面试继续,视频接通,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略显凌乱但充满青春气息的房间。墙壁上贴着各地文旅冰箱贴和“考研加油”的标语。一个寸头、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男孩出现在屏幕前,笑容灿烂,带着点学生气的腼腆。
“哈喽哈喽!哥哥姐姐好!”小吴声音清脆,“哇,这就是大饼吗?好可爱啊!比照片上还圆乎!”
陈以声微微颔首:“你好,吴先生。感谢你参与领养沟通。”
他语气温和,但池锦能感觉到他审视的目光在扫视着背景里堆放的行李箱和散落的复习资料。
“不客气不客气!我超喜欢猫的!”小吴兴奋地展示她准备好的猫窝、猫抓板和一堆玩具,“看,我都准备好啦!虽然地方有点小,但我保证给它最好的!”
池锦微笑着问:“小吴,你备考状态怎么样?压力大吗?”
“还好啦!”小吴摆摆手,但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就是时间比较紧,每天要学十几个小时。不过考不上就不考啦,我带大饼去各地旅游!”
陈以声适时开口,问题切中要害:“你的备考计划大概持续多久?之后如果考上研究生,或者没考上选择工作,居住地和生活状态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变动。频繁更换环境对猫咪,尤其是像大饼这样性格比较敏感、刚稳定下来的猫,可能会是很大的应激源。你考虑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吗?”
小吴的热情明显卡顿了一下,他推了推眼镜,认真思考:“这个……我确实想过。如果考上,我会尽量在学校附近租个稳定的房子,带着它。如果工作……可能初期会比较奔波,但我会尽力安顿好它再找工作,或者找允许养宠物的合租。我不会丢下它的!”
池锦注意到他书桌上那本翻得卷边的《考研政治核心考案》,还有旁边摊开的密密麻麻的笔记,轻声补充:“猫咪需要稳定的环境和持续的照顾,即使是它们安静的时候,也会需要关注。备考期间,你每天十几个小时高强度学习,真的能保证在它需要互动、或者出现突发情况,比如生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吗?”
小吴沉默了几秒,脸上灿烂的笑容淡了些:“我……我会尽力的。我可以调整作息,早起一点晚睡一点陪它玩。我真的很想养它……”
陈以声和池锦交换了一个眼神。小吴的热情和诚意毋庸置疑,他给猫准备的东西也很用心,但“尽力”这个词背后潜藏的不确定性,以及备考期本身的高压和潜在变动,确实让人担忧。
“我们了解了,谢谢你的坦诚和准备。”陈以声语气平和,“祝你备考顺利。”
挂了视频,陈以声没有立刻打给下一个人。他似乎在等池锦解释。
“其实你看他准备挺多的,人也很热情。而且是这些候选人里向我表达爱猫意愿最强烈的。”池锦看着“小吴”名字旁的“×”挠挠头,“我只是想如果我是猫的话应该比较想去他家……”
“热情不能当饭吃,尤其对猫来说。‘尽力’这个词,对依赖性强的小动物来说,风险太高。他的人生正处于剧烈变动的路口,不该再背负一个同样需要稳定的生命。”
池锦知道这个人选他不满意,其实在发给他名单的瞬间她就知道小吴不会被选择。
陈以声低声说:“就像你说的,一个人待久了会没安全感。猫也一样,甚至更敏感。”
池锦没想到自己的话会被他这样提及。
“好了,王阿姨在等待沟通了。咱们开始吧。”
与前几位不同,王阿姨的视频背景是温馨整洁的客厅,阳光透过纱帘洒在铺着整洁桌布的茶几上。一位满头银发、戴着细框眼镜、气质温婉的阿姨端坐在藤椅上,笑容慈祥。
“你们好呀。”王阿姨的声音温和舒缓,带着老一辈教师特有的清晰吐字,“我女儿在拿手机帮我视频呢,我这老太婆玩不通这些新玩意儿。要是出了岔子,你们要及时告诉我哦。”
无奈又温柔的画外音响起:“妈,您就放心吧。”
“王阿姨您好。”陈以声和池锦都放轻了声音,不自觉地带上几分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