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仲颢嘿嘿笑着,搓着手说:“要是能多做点儿,那可就太美了!”
“苏市那边的菜,咸里带点甜,而这道宋嫂鱼羹,酸甜夹着咸,你确定能吃得下?”
“呃……那,那还是算了吧。”
马仲颢一听,脸都皱了。他可是地地道道的湘省人,不吃辣浑身没劲儿,这种酸不酸、甜不甜、咸不咸的菜,哪是给人吃的?
他忍不住好奇地问:“这到底是个啥菜?听着名字还挺古。”
尹潮从边上篮子里拎出一只刚沥干水的鸡,往案板上一放,菜刀一落,咔嚓就劈成两半。他头也不抬地说:“宋嫂鱼羹。”
这道菜,据说最早出自北宋时候的汴京,是一位女厨子的手艺。
那女人做鱼羹特别拿手,后来嫁给了姓宋的一家老五,街坊邻居就叫她“宋五嫂”。
南宋那会儿,他们一家搬到了西湖边上,为了过日子,宋五嫂就在苏堤旁摆摊卖鱼羹。
有一回,宋高宗坐着船逛西湖,路过时瞧见她在卖,顺手买了一份尝尝。
没想到这一尝,立马就夸上了天,当场赏了她不少银子和布料。
消息一传开,宋五嫂顿时火了,达官贵人、富商大户争着来吃,摊子前天天排长队。
从那以后,“宋嫂鱼羹”就成了城里头一等一的名菜。
这道菜一路传下来,八百多年了,中间不知道经过多少大厨改了又改,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味儿了。
可再怎么变,它骨子里还是那道带着老底子气息的老味道。
尹潮把尖椒鸡的料备齐,时间己经快西点半了。
离小店开饭就剩一小时,他和马仲颢、胡金尹都开始忙着最后的准备。
但尹潮心里还惦记着那道鱼羹,所以今天干活手脚特别快。
他负责的几道炒菜都是快手下锅的,对他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剩下两道蒸菜——荷叶糯米蒸排骨和香芋豆豉蒸排骨,早就处理完,送进蒸箱去了。
刚忙完这些,去菜场买鱼的杨家庆也回来了。
“辛苦啦!辛苦啦!”
尹潮笑着迎上去,接过袋子一看,好家伙,这鲈鱼还在袋子里扑腾,嘴巴一张一合,活得很。
他扭头对杨家庆说:“家庆,洗个手,替乐米米下来吧,让她过来一趟。”
“哦,好嘞。”
杨家庆应了一声,跑去水池边哗啦啦搓了把,甩了两下,转身往大厅跑。
没过多久,乐米米就蹦蹦跳跳地进来了。
不等她开口,尹潮就说了:“我马上开始做菜,你去喊徐阿姨带希希过来,鱼羹一凉就不香了。”
乐米米眼睛一亮,猛点头:“好嘞,我这就去!”
说完撒腿就跑。
等她走远了,尹潮才拎着鱼回到厨房,正式开工。
可能是刀工比以前顺溜了,他杀鱼利索得很,三两下就把这条鲈鱼收拾得干干净净。
刮了鳞、去了腮,接着把鱼身两边的肉片下来,用料酒和一点点盐抹匀,放进盘子,再铺上姜片和葱段,端出去塞进蒸箱。